阅读: 2024/2/21 14:56:17
SSCI的确需要较长时间的审稿流程。杂志主编,外审专家的一轮甚至几轮的盲审,一般都是2-3个月才能结束一轮审稿。能够一次就过的稿件几乎是奇迹,不太可能出现。至少经过2-3轮的修改。因此一篇稿件从投稿到被录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长度非常正常。所以在完成SSCI论文内容的写作之后,我们需要尽快着手进行文章的投稿。据不完全统计,SSCI大约收录了近4000余份期刊。分为4个分区,不同区对应的期刊投稿难易度亦有差异。选择与自己文章的水平和预期目标最匹配的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投稿成功率。
01
筛选投稿圈层
在SSCI写作之初,作者就要有意识的结合自己论文的主题对相关文献和文献所刊载的期刊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前期的了解,作者需要结合自己的论文主题和文章水平设定投稿圈层,首先要选定与自己文章主题相符的期刊,其次在这些期刊中,结合自己文章的水平和自己预期的文章目标分区,对期刊进行筛选,虽然期刊现在分区越来越高,但是期刊越高也意味着投稿难度越大。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预期目标和实际水平进行期刊筛选。
定好期刊范围之后,接下来,访问期刊的官网,了解近期期刊是否有与文章相似的主题收稿需求,亦或是,文章是否与该期刊常年收录的栏目方向相符。例如,有的语言学期刊,常年招收关于外语语言学习与母语相关性的论文。经过访问官网,选定2~3个左右的期刊作为备选。结合期刊的具体要求,对文章进行结构,内容上的调整和修改。
选定一个最为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在投稿之前要仔细阅读你所要投稿的期刊,和栏目的要求。)适当引用期刊编审的相关论文,以此赢取编审的好感度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精修。与此同时,每个期刊的格式都略有不同,按照期刊要求对论文格式进行调整。SSCI期刊一般都会有自己的格式模版,按照期刊提供的模版进行格式设定。
02
投稿
完整论文内容和格式的写作之后,开始正式进入投稿流程。一篇SSCI论文从投稿到期刊接收发表一般要经历主编审查、外审专家评审、返修、接收和最后发表。主编审查一般对论文的主题,格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的编排格式)、文章的重复率,和研究内容是否符合该期刊的学科及研究领域范围进行审查。主编审查一般一周左右完成,审查不过直接拒稿;审查通过,发给审稿专家,审稿专家一般2~4个。审稿专家反馈审稿意见要A经过一次大修(Major Revision)、2~3次小修(Minor Revision),最后期刊接收(Accept)这样一个过程。
如果审稿人能给你大修的机会说明你的文章符合期刊要求,有可发表的潜力。大修的审稿意见一般收到需要大修的审稿意见,首先不要慌,因为这相比退稿算是好事。修改意见一般是3~4位评审的意见综合而成,所以意见会比较繁杂,很多人收到大修意见直接心态崩溃,不想改了,想改投其他期刊。个人建议先不要这样操作,因为你不知道改投其他期刊后会不会也是同样的结果。既然审稿专家给了修改意见,说明论文经修改后接收的可能性还很大,静下心来,认真对待审稿人意见。需要精读并彻底理解审稿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找出不同审稿人意见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03
修改文章
针对共同意见进行细致彻底的修改,既然几位评审都提出了这个问题说明这确实是个问题。针对评审个人的意见,考虑到不同评审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不同,综合考虑文章修改的时间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合理回复审稿意见并写好回复信(Responseletter)。按照审稿人意见进行修改。如果你是技术性问题,如试验方案设计不合理,那就需要进行试验方案更改并重新进行大的整改;而如果是非技术性问题,如语言、语法表达问题,这类只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更正和优化语言表达即可,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找专业论文润色机构进行润色。
原则上就是按照审稿人意见进行修改。一定要写好回复信。因为杂志社主编主要通过这个回复信,来判断作者是否对文章认真修改了。作者需要对所有问题进行逐一回答,并明确指出在修改稿中的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修改。通常来说,作者在没有原则问题情况下,应尽可能满足审稿人的要求。
04
提交文件
根据审稿人提出的审稿意见,完成论文修改之后,需要向审稿人提交回复以下几个文件:提交论文修改说明,即Response letter。Responseletter中要将审稿人提出的审稿意见按顺序一一编号原句抄写列举出来,每个意见标粗或用不同颜色标记,然后针对每个意见一一做回复,解释说明修改内容,如何修改,修改格式和内容要和manuscript中的内容一致,具体到哪一页多少行,什么位置,并用不同颜色字体作出标记,做到一问一段。提交original manuscript和markedmanuscript。提交这两个文件以便审稿人对比审查是否按其要求的审稿意见对论文做了相应修改。提交一个类似于cover letter的文件(responseto reviewers)。这里主要是回复审稿人给出审稿意见的一些客套话,比如感谢审稿专家给出的宝贵意见等等。回复的语气态度要诚恳,尽可能的满足审稿人的要求。
一般期刊在反馈审稿人意见后,会要求我们在一个月以内修改并提交返修稿。这时我们不能提交太早,提交太早,审稿人会觉得我们没有认真修改;也不能提交太晚,显得拖延或是重视度不高。一般在期刊要求提交的期限内提交即可。
作者介绍
Dr Song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博士,欧亚太平洋学术基金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国内著名985高校特聘教授及香港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拥有欧洲前五商学院意大利博科尼大学艺术管理和经济学双硕士学位。同时,有着丰富的业界工作经验,曾就职于阿里巴巴、路易威登、国家电网,从事用户研究、设计咨询、商业分析等工作。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数字人文与智能设计,目前发表20余篇SSCI/A&HCI/SCI论文,并获得众多设计大赛与创业比赛奖项。
转自“学术橙”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