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学术鸡汤】Vol.9 答辩季将至,必须了解的学位论文写作15忌

    阅读: 2024/2/22 11:40:01

    作为研究生的我们,从双脚踏进学校的一刻起,就离不开论文的写作。这个过程也使我们的学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论文写作有哪些禁忌呢?写作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文章分6大部分,分别从各个方面论述了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与提高。

    1

    总体的问题

    1

    忌标准太低

    不知道国际化标准, 例如, 不知道Nature 、Science等国际优秀学术期刊论文的标准、取向、动态。一些学生在选题时根本没有考虑还有国外学者的研究, 甚至某些获奖的博士论文没有一篇外文文献, 而其实论文涉及的领域正是国际研究的热点。

    不知道母科学标准, 例如, 不知道化学、力学、生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传媒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母学科国际优秀学术期刊、国内优秀学术期刊的标准、取向、动态。

    2

    忌缺乏理论指导

    不知道什么内容可以称得上是理论, 不知到科学的核心是理论, 不知道好的理论应当具有实践意义;论文“ 上不着天, 下不着地” , 成为既无明确的理论指导、又无严谨的实证根基的悬空论文。这反映出作者缺乏严格的理论训练和方法训练。

    2

    选题的问题

    1

    忌课题过于肤浅

    例如, 大量的调查研究仅停留在用百分比对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细小环节进行描述的肤浅层面, 没有尽力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没有注意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第三变量的引入):例如, 很少有实验采用交互作用设计, 很少有调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原因很简单:提出的研究问题过于表浅。

    2

    忌课题重心太高

    不注重从“ 小” 做起, 片面追求宏大, 用“ 战略” 、“对策” 、“ 发展”堆砌空中楼阁, 表现出“ 倒金字塔” 的倾向和“ 空泛化” 倾向。

    3

    忌综述只综不述或只述不评

    例如, 文献综述部分太长, 用“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的文字轰炸方式罗列看过的资料, 期待博得评委“ 不念功劳念苦劳” 的同情, 却不对前人研究进行认真和详尽的评论, 不明确指出前人研究的不足;

    又如, 仅用很小的篇幅阐述选题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再如, 在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之间, 没有过渡段落或章节导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

    文献综述部分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流水帐似地罗列年代、作者和书刊名等,没有按照“问题或要素” 等维度来展开论述框架。

    3

    摘要的问题

    1

    忌方法交待过粗, 信息不全

    例如, 不交代被试情况、实验条件、问卷情况等。

    2

    忌问题、方法、结果失衡

    例如, 仅仅介绍结果和结论, 问题和方法部分过于简单。

    4

    方法的问题

    1

    忌忽视实验方法

    不知道因果关系是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不知道探索因果关系的最佳方法是实验方法;不知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流研究范式是实证主义, 而实证主义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实验;不会使用实验方法探索问题;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实验!

    2

    忌违反绝对底线原则、无多元分析

    绝对底线原则是指在任何情况下, 差异显著性的统计检验数目不应超过样本数目(Schutz, &Gessaroli , 1993)。但一些论文在样本不大的情况下, 采用了过多的显著性(可靠性)检验, 在应当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时采用的却是单元统计分析。

    3

    忌罗列非主要方法

    核心方法用的是调查或实验, 却罗列非核心方法如文献资料法, 更可笑的是还罗列逻辑分析法、比较法, 以为列得越多越科学。

    这个问题根源于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的区分未被学生认识到。

    应当认识到, 与科学理论一样, 科学方法也是分层的, 包括方法论层面、研究方式层面和研究手段层面。

    5

    结果与讨论的问题

    1

    忌数据轰炸

    例如, 可以合并的表格仍以拆分形式展示;用大量表格堆砌研究结果。

    再如, 用表格展示原始数据而不是加工后的数据。

    2

    忌不将研究成果做提炼和总结

    这种见木不见林的问题反映出逻辑思维和理论素养的不足, 导致不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恰当的抽象与概括, 举一而反三。

    6

    结论的问题

    1

    忌结论超越常识或专业常识

    使读者觉得这样的结论不做研究仅凭教育直觉也可“ 创造” 出来, 而且可以“ 创造”得更好。

    2

    忌对策与建议形同虚设

    应用性研究的对策与建议不痛不痒, 缺乏针对性、操作性, 使读者觉得这样的建议不做研究仅凭教育直觉也可“ 创造” 出来, 而且可以“ 创造” 得更好。

    3

    忌结论简单重复结果的主要内容

    结论中没有提炼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

    转自“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7)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学术鸡汤】Vol.17 如何在IEEE Transactions 发表高水平论文

    下一篇:【学术鸡汤】Vol.13 五步教写论文 ,从此Paper不用愁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