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SCI投稿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SCI给了大修,还会拒稿吗?来看这篇!

    阅读: 2024/2/22 14:11:03

    完成一篇论文,姑且不说在实验阶段付出的努力,单单就是整理数据、构思结构、撰写英文论文、修改格式、选刊、投稿就足够让小伙伴们脱一层皮了。尤其是第一次投稿的同学,好不容易把稿件投出去,等待审稿就要好几个月,其中的煎熬真的是无法言表。

    终于等来了审稿结果,编辑竟给了“major revision”,也就是大修!再看看审稿人不留情面的审稿意见,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这么严厉是不是没戏了?要不要重新投别的期刊,这么长时间的等待是不是都浪费了?

    其实,大家完全不必灰心丧气,这并不是说明你的论文没戏了!

    第一轮评审拿到了大修,major revision其实代表了编辑对你的科研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认可。你的文章也大体符合期刊的范围和要求。

    一般投稿后会有六种结果,分别是 Desk reject(直接拒稿)、审稿后拒稿、Resubmit(修改后重新提交)、 大修、 小修和直接接受。

    很多新手可能误认为给了大修(Major Revision),发表几率不高,甚至以为大修是拒稿,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看看SCI官方给出的初审全部审稿结果,主要有以下四种:

    1

    Accept直接录用

    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几乎不会出现。

    2

    Minor Revision小修

    相当于录用(但不保证100%),拿到小修就说明你得到了初审阶段审稿人对论文的极高认可。经过一些微调,比如,删节,扩充,调整结构,论证一些模糊的观点等等,论文基本都能发表。

    3

    Major Revision大修

    相当于录用的概率很高。编辑认可了论文的价值,但距离发表还有一定距离。相比小修,文章有更明显的缺陷,需要较大范围整改,或者后续添加一些必要的实验。

    4

    Reject拒稿

    无情拒绝,可以去下一家期刊投稿了。

    显然,如果期刊给了修改的机会,那说明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对你的研究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在回复审稿人问题时做到有理有据,按要求补充实验修改论文,那么还是有非常大的机会被接受的。

    major revision期间,作者会从editor那里反馈到一系列的问题和评论。每个reviewer提的问题的数量可能在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这些问题和评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是友好,简单容易回答的类型。

    如何正确有效且保持良好态度来进行修改和答复,直接决定了下一轮review的成功率。因为major revision并不能保证修改了就一定被接受。也经常会出现因为不重视修改,草率回复修改意见而直接被拒稿的情况。所以,major revision考验的主要是态度、勤奋和辩论能力。

    另外,major revision之后的review也并非是一步成功。不少个人经验里,major revision一般都要来回修几个回合。在这种学术攻防战里,不仅消磨资源和时间,更会摧残斗志。所以,投稿就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

    下面再来介绍一些处理大修意见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

    态度要时刻保持谦逊

    上面已经介绍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千万不要将你的不满体现在邮件之中。

    2

    一定要对每一条审稿意见进行回复

    对于多位审稿专家的意见,要逐条回复:

    第一要避免遗漏,保证全部答复;

    第二要避免将多位审稿人的意见归纳整合成一条回复,有效回复要保持“一条意见对应一条回复”的准则,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以免有避重就轻之嫌。

    比如,如果有条审稿意见为:我觉得这个稿子很好啊,论据很充足。这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回复了?当然不是,必须要回复滴:非常感谢您对文章的认可!

    再比如,我遇到的三个审稿人给出的2-3个相似的审稿意见,这种情况下我在回复信中需要重复回答吗?这样做会不会让审稿人感觉我在粘贴复制答案?当然需要,每一位审稿人都是独立的,他只能看到你对他的回应,看不到你对其他人的回应。

    3

    注意回复的有效时间

    对审稿专家的答复时间,要掌握好节奏。原则是要让审稿专家觉得 “你没有敷衍他们,你认真看了审稿意见,并郑重而谨慎地准备好答复了”。

    一般小修要至少1周以后再投出,大修至少3周以后。既不要急于回复,也不要压着Deadline投出。当然,一般你有一次申请延长时间的机会,要好好把握。

    4

    反复检查到天荒地老

    所谓百密一疏,有些人往往提交答复以后,发现

    上传错了,或者发现作者提交错误。这些都是不应该的,一定要反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避免返工,费时费力。

    5

    必要的套话

    感谢审稿专家辛苦的工作啦,花时间花精力审阅并考虑我的稿子,谢谢啦~

    总之,拿到大修一定要注意,审稿人的意见非常重要!这个道理看上去很浅显,但是实际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审稿人的意见在返稿的时候都已经给出了,按照他的建议改就好,不要擅自揣测他的想法,或者过于固执己见。二审之后依然退回修改,基本上都是因为在第一次修改中,之前指出的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还有一种情况是,大修之后,编辑不满意,直接给出了Reject。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如果拒稿已经无可挽回,作者也不要灰心,因为有的期刊只有一次大修的机会,无法给出第二次大修,重新投稿就好。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投必得学术,51选刊,InVisor学术科研

    转自“检索宝”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9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八股文与SCI写作有哪些区别?

    下一篇:10+医学期刊论著返修中的主编意见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