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2/22 14:39:08
近日,笔者在论文写作中需要用到一个较新的学术概念:XX技术应用,当然究竟是什么技术,这个不重要了,这里采用泛指的概念,你可以把它具体化为“大数据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等等。与XX技术应用相关的文献很多,但是鲜有学者在文中对这个概念进行精确定义,甚至根本找不到定义。这让笔者在梳理相关定义时以及给出本文的定义时面临很大的困难。的确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这类词汇,大概能知道是什么意思,XX技术应用不就是一项技术在组织的应用嘛。但是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特别是实证类的论文中,仅仅用上述定义是很难去衡量这个概念的。这项技术具体包括什么子技术?有无维度划分?在组织中的应用方式和表现是什么?这让我想起彼得·德鲁克的名言:无法衡量就无法管理。借用这句名言,笔者的感受是:无法界定就无法衡量。不界定清楚就去衡量,那衡量出来的结果自然经不起推敲也极有可能出现偏误,那组织就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管理了。
近期,《南开管理评论》主编白长虹老师在概念界定方面发表了如下看法:
管理理论的运用必须具备一定的精确性。这种精确并非数字意义上的精确,而是指人们对主要的概念、概念联接而成的命题以及论证方式有着深入的、大范围的共识。管理理论要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要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定要具备这种精确性。
这与笔者的感悟不谋而合,但白老师是从管理实践的视角突出了精确界定概念的重要性。当然,挑战与机遇并存,当你绞尽脑汁,给出清晰界定时,这就能成为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把相关的研究往前又推进了一小步。
当我感觉自己悟了的时候,管理学教授提出灵魂一问:XX技术应用是资源还是能力?如果是的话,有什么样的理论内涵?这种资源和能力是否具有价值性、不可模仿性、稀缺性、难以替代性?
说实话,不仔细思考,很难马上做出回答。因为从笔者看的一些文献,特别是经济类的文献,很少有学者去探讨XX技术应用概念的理论内涵。就如现在讲得比较多的数字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等概念,理论基础和内涵是比较薄弱的。
笔者想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可能的原因如下:
第一,管理学与经济学的论文写作还是存在差异的。管理学者喜欢会用理论看待世界,解释管理现象,论文中的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的选取都要以理论作为支撑。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虽然也离不开理论支撑,但是并不像管理论文那样用得淋漓尽致,像中间机制的检验,为什么要选取这几个中介变量,很多都是基于已有文献或者说是以往的经验证据。
第二,了解两类论文对理论的不同要求后,管理学论文中的概念需要理论化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概念没有理论内涵,就难以融入论文的理论框架,就不可能对具体的理论做出增量贡献。
第三,这就对应上前面白老师所提出的观点:管理理论要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要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定要具备这种精确性。有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思。
我们以大数据应用这个概念为例。
在经济类的文献中,如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大数据应用对中国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证据》,作者对大数据的定义如下:
“大数据”定义为企业收集、处理与利用的海量、高速、多样化的数据要素或资产。
但是,论文没有进一步大数据应用的内涵进行定义了,也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理论化了。
在管理类的文献中,如发表在《研究与发展管理》上的《高管支持、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作者将大数据应用理论化为一种动态能力,并且包含三个维度。
谢卫红等结合中国企业大数据应用的管理实践, 提出大数据能力是一种获取、整合企业内外部大数据资源, 通过深度分析, 处理并提取潜在的商业价值, 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 包括资源获取能力、分析整合能力以及应用能力3个维度。
笔者想,这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前者使用的二手数据,难以像一手问卷数据那样理论化概念呢?我们来看下面这篇文献。
发表在《Management Science》上的《Data Analytics, Innovation, and Firm Productivity》,该文使用二手数据度量的大数据分析,同样将大数据分析理论化为一种能力:
We broadly define data analytics as the ability to process, analyze, and transform data to detect patterns, fifind useful insights, and support decision making.
其实,这三篇文献都想测量企业应用大数据的程度或者能力,但是在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下,对概念的定义和理论化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一言以蔽之,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以上是处理论文中新概念的两点感悟。一是需要清晰界定概念。但关于如何系统和完整地界定一个学术概念,这里面还有很大的学问,笔者还需要继续学习和总结。二是不同的研究范式对概念理论化的要求不一样。
参考资料:
1.白长虹.管理研究需要工匠精神[J].南开管理评论,2022,25(03):2+1.
2.张叶青,陆瑶,李乐芸.大数据应用对中国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证据[J].经济研究,2021,56(12):42-59.
3.谢卫红,李忠顺,苏芳,王永健.高管支持、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04):152-162.
4.Lynn Wu, Lorin Hitt, Bowen Lou (2019) Data Analytics, Innovation, and Firm Productivity. Management Science.
转自“南博吉吉”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