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一篇SCI从实验到见刊的全过程

    阅读: 2024/2/27 9:29:16

    合理的实验设计带来适当的实验结果,而我们将这样的结果整理成一篇SCI并投递到某个期刊,最终通过期刊将文章发表出来。这个过程便是一篇SCI从开始到见刊的全过程。

    一、实验设计合理。

    科研的基本要素包括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因而我们在做实验设计的时候更要把握这三个要素。

    1、处理因素(受试因素)。通常指由外界施加于受试对象的因素,包括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或内外环境的。但是生物本身的某些特征(如性别、年龄、民族、遗传特性、心理因素等)也可作为处理因素来进行观察。因此,研究者应正确、恰当地确定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研究对象)。受试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大多数医学科研的受试对象是动物和人,也可以是器官、细胞或分子。但中药种植中培育品系的研究则将药用植物列为受试对象。

    3、试验效应。试验效应内容包括试验指标的选择和观察方法两个部分。

    二、选取合适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你的文章所要表达的目的或推演的结论,选取最能够说明你问题的实验结果作为论据进行分析。不建议将无关的结果堆砌罗列在文章中,哪怕这些结果多么的漂亮,你也应该忍痛割爱。

    三、论文的写作。

    一个好的创意要能够被老外所认可,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语言关。其实你也不必多虑自己的英文写作功底怎么样,有想法要发SCI文章的人,至少英文水平不会太菜,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你的想法的表达要符合老外的阅读习惯,切忌中国式英语的出现,辞不达意,再好的idea也没用。而在英文写作中,时态的应用也是我们常常会犯的中国式英文的表达,那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英文时态运用并不是中国学者写作SCI论文时的一个很大障碍,因为中国的英语教学非常注重时态。相对而言,SCI论文写作时态的运用比较容易掌握。其原则是:

    (1)描述作者自己的工作时通常用过去式。如在Material and methods部分及Results部分。

    (2)描述他人的工作时通常用现在时或现在完成时,有时也会选择过去式。

    在SCI中如何正确使用时态,首先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基本要点:

    1、一般现在时:主要用于不受时间限制的客观存在事实的描述,或发生或存在于写论文之时的感觉、状态、关系等的描述或致谢的表述等。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尊重,凡是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作为"previously established knowledge",在引述时普遍都用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用于写论文中作者自己所做工作的描述。例如描述自己的材料、方法和结果。

    3、 一般将来时:用于写作论文之后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例如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次是要把握好文章写作的内在逻辑关系,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要承上启下,要让人有一种想一口气往下读的欲望,而不是读后不知所云。也就是说,你在写作的时候既要以作者的身份来写,也要以读者的身份来写,让别人明白你要说明的问题。科研论文切忌废话连篇,声东击西,话要说在刀刃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能都体现你的思想为你的结论服务。

    图片

    四、投稿前,反复修改文章。

    严谨,严谨,再严谨!

    从审稿人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文章设计及写作是否合理,多次修改,哪怕是一个单词的错误也应该纠正过来。直到自己认为没有问题后,再找水平较你高的同行替你把关。

    五、选取合适的期刊。

    当然,期刊的选取,应该是在你文章写作之前就基本确定,这样你的论文的格式就可以根据杂志稿约中的要求来写作。那么在期刊选择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呢?

    1、期刊的概况。了解期刊是综合期刊(例如Nature、Science等)还是专业期刊(例如PRL、Blood等),专业期刊相对更容易接受本领域的文章。本专业有哪些期刊?如果有分区的话,各自又属于哪个区?

    2、期刊的定位。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如有的期刊偏重理论研究性,就很少发表技术应用的文章。就是属于同一学科的期刊,发表论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物理学科类的期刊,有的侧重于理论研究,有的重视应用实例、实验改进,有些理论与应用兼收并用,有些只录用科研性的论文。像高能物理类的期刊一般不录用力学类的文章。因此选择一个适当专业期刊来投稿是很重要的,以避免稿件因不符合所投期刊的范畴而被退稿,从而耽误sci论文发表的时间。慎重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论文内容的期刊来投稿,是顺利发表自论文的关键一步。

    3、审稿周期和发表周期。尽量选择审稿周期短而明确,且发表周期短的文章。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退稿后改投他刊,另一方面保证文章的创新性。如果你是毕业提交资料,或者晋升职称等。必须赶在提交资料前拿到发表出刊,部分单位评职称还要求晋升前一年就要发表见刊,如果您年底考核,自然要赶在年底之前见刊。还要考量杂志邮寄的时间以及快递邮寄过程的各种意外因素,因此,在投稿之前一定要询问杂志当前的刊期,确保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见刊。

    六、文章的修回。

    文章如果修回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离成功不远了。一般文章修回有大修小修之分。不论大修小修,仔细分析审稿人的意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认真努力逐一的回答审稿人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科研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只要你的推理符合逻辑,即使再挑剔的审稿人也会被你的以理服人所打动。(来源:辑文编译)

    转自“头条sci”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3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审稿人经常会提哪些方面的问题?

    下一篇:SCI总被拒的原因及修改策略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