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课题基金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多学部 | 近期可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07.13更新)

    阅读: 2022/7/20 14:20:23

    生命科学部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蒙古国科技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蒙古国科技基金会(MFST)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双方将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2022年度合作的资助领域为生命科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C下属申请代码)。

      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项目数量为6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用。MFST向蒙方科学家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二、申请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应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国内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三)蒙方合作者应符合MFST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并按照要求向MFST提交申请。单方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合作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合作和优势互补。

      (五)更多关于申请资格的说明请见《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8月26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600.htm

    地球科学部

    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

    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以下简称本计划)的宗旨是从当代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需求出发,充分发挥特提斯构造域在地球科学发展中的地域优势,提炼和把握制约当前板块构造理论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

      一、科学目标

      本计划的总体科学目标是:高度集成地球科学、数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观测、探测、分析、模拟、实验手段,通过特提斯域内洋陆变化与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明确特提斯构造域形成变迁的动力学原因,揭示板块构造的驱动机制;分析域内重要矿产资源与能源的分布与形成规律,为我国资源能源战略提供科学支撑;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建立与“一带一路”地缘国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计划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地球多陆块单向聚合动力学。本计划的组织实施将围绕以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展开:

      (一)板块边界起始形成的判别。 

      (二)多陆块单向裂解-聚合过程。 

      (三)多陆块单向裂解-聚合过程的资源、能源与古环境响应。

      三、2022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本计划2022年度拟以集成项目的方式资助以下研究方向:

      (一)特提斯演化的油气富集效应。

      (二)特提斯演化的古生物大数据与环境效应。

      (三)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集成(一期)。

      四、遴选项目的基本原则

      围绕本计划核心科学问题,优先支持已有扎实工作基础且较好掌握特提斯域构造油气资源资料、特提斯古生物资料以及特提斯动力过程及背景的项目申请。在确保实现总体科学目标的前提下,本计划鼓励:

      (一)具有创新思路的研究。

      (二)基础较好,近期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

      (三)科学问题带动下的探测和实验研究。

      (四)促进科学问题深化的新方法探索研究。

      (五)学科交叉研究。

      (六)具有国际合作背景的研究。

      五、2022年度资助计划

      2022年度拟资助集成项目3项(每个研究方向资助1项),资助期限为4年,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500万元/项。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8月18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337.htm

    数理科学部

    新型光场调控物理及应用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

      一、科学目标

      探讨新型光场的构建、传播、测量与相干控制,提出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思想,形成一些新的物理概念及相关的光场多维调控方法,为其在物理、信息处理与通信、材料、化学与生命等研究及应用中提供物理基础;通过光场多维调控,研究新型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发现一系列新现象与新效应,产生若干原始思想,并开发出相应的原创技术,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派,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学竞争力和科学地位,实现从并行到引领的跨越;通过本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在光场调控技术方面为国家解决相关的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等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科学技术储备,造就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产生若干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领军人物。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新型光场多维度调控物理及应用为主线,围绕新型光场多维度精确构建、调控及表征;调控新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新物理、新效应和新应用研究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三、2022年度资助计划

      本重大研究计划本年度只资助集成项目。围绕核心科学目标和指标展开联合攻关,拟资助集成项目7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为500万元-7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四、2022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瞄准计划总体科学目标,主要在以下7个方向进行集成:

      (一)大能量阿秒脉冲产生及应用。

      (二)高时空分辨成像表征及微纳结构光场调控机理研究与应用。

      (三)微腔非对称光场调控及集成光子器件应用。 

      (四)k波矢的极限调控及其传感与成像应用。 

      (五)激子极化激元纳光源与超快调控。 

      (六)飞秒调控光场与能量转移动力学研究。

      (七)超宽谱红外飞秒激光和强太赫兹辐射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五、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为确保实现总体目标,集成项目注重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并加强合作。围绕本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科学目标,每个项目要有各自的科学目标和关键指标,明确拟取得的重大突破。鼓励开展多学科实质性交叉合作研究,特别是光场调控物理在化学、生命、信息和材料领域的交叉应用。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7月25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233.htm

    数理科学部

    湍流结构的生成演化及作用机理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在提出新概念、发展新理论、建立新方法和突破新技术等方面获得原始创新成果为目标,解决国家重大工程应用中的若干关键湍流基础难题,从而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相关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支撑。在湍流基础研究领域聚集和培养一支国际前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队伍,促进湍流研究领域若干个跨学科基础研究平台的形成,推进我国复杂湍流问题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发展,形成湍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中国学派。本重大研究计划拟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在新概念方面,提出基于结构的湍流研究新概念,探索颠覆性的原始创新思想。

      (二)在新理论方面,提出基于结构基元的湍流理论和基于时空耦合和物理约束等的湍流模型。

      (三)在新方法方面,给出基于拉格朗日观点的湍流结构表征方法,以及近壁三维湍流结构时空解析、精确、高效的计算和实验测量方法。

      (四)在新技术方面,围绕流动控制及减阻、热防护和降噪技术,提出基于湍流结构的应用设计理念,提高湍流应用软件准确度及实用性。

      二、核心科学问题

      (一)多种条件下湍流结构的生成动力学。 

      (二)湍流结构演化的时空多尺度动力学。 

      (三)湍流结构对力热声输运的作用机制和控制原理。

      三、2022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2022年度本重大研究计划以“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在要求和资助强度上有所不同。对探索性强、选题新颖的申请将以“培育项目”方式予以资助;对具有原创性、有一定工作积累、有望取得重要突破的申请将以“重点支持项目”的方式予以资助。鼓励来自力学、数学、物理、大气、海洋、工程热物理和信息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队伍共同参与申请。拟资助以下方向:

      (一)复杂湍流结构的生成及演化。

      (二)湍流结构演化的时空多尺度相互作用。

      (三)湍流结构对力、热、声的作用机制。 

      (四)湍流高精度的计算方法和高解析度的实验技术。

      四、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为确保实现总体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要求:

      (一)研究内容必须符合本指南要求。

      (二)鼓励开展前沿领域探索性研究,优先支持具有原创性的湍流结构生成演化机理和湍流模式/模型的新概念、新理论、新体系、新方法的研究。

      (三)鼓励多学科实质性交叉合作研究,注重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

      (四)鼓励和优先支持具有实质性国际合作的研究。

      (五)注意与“面向发动机的湍流燃烧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研究内容的区别。

      五、2022年度资助计划

      2022年度拟资助培育项目6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1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6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7月21日-2022年7月28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232.htm

    医学科学部

    器官衰老与器官退行性变化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明确组织器官衰老及退行性变化的共性机制和器官特异性改变的分子基础。通过发展与衰老及器官退行性变化相关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聚焦重要人体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系统的衰老及其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早期过程,明确器官衰老和器官退行性变化相关的分子、细胞和功能变化特征,阐释器官衰老及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调控机制,认识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从而为建立衰老相关疾病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二、核心科学问题

      (一)器官衰老及向退行性变化演变的分子、细胞及功能变化过程和规律。

      (二)器官衰老向退行性变化演变在老年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三)器官衰老及向退行性变化演变过程中,早期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及其相关检测原理与技术。

      三、2022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总体布局,鼓励研究者关注新的研究范式,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加强医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化学等领域的合作,针对器官衰老与器官退行性变化研究,提出新思路、新原理,建立新方法与新技术。为进一步聚焦核心科学问题,在本重大研究计划前期执行的基础上,2022年度对以下2个方向的研究内容进行项目集成。

      (一)血管衰老及其向心脑血管疾病演变的机制、早期预警及干预策略。 

      (二)基于多模态、多层次数据集成和人工智能计算的衰老预警系统。 

      四、2022年度资助计划

      2022年度拟资助集成项目6-8项,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300-5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2年,集成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将根据申请情况和申请项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定。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8月8日-2022年8月11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146.htm

    国际合作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合作与交流项目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资助中日两国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开展的合作交流与双边研讨会项目。

      一、 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包括合作交流、在华召开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在华会议)、出国(境)参加双(多)边学术会议(出国会议)三类项目。

      (二)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资助领域包括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医学科学。申请代码1须根据资助领域和研究内容选择对应的申请代码,建议选择至最后一级。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万元/项。

      (四)资助规模

      拟资助19项,其中合作交流项目15项左右、学术会议项目4项左右。

      (五)资助内容

      对于合作交流项目,NSFC资助中方研究人员访日的国际旅费和日方研究人员访华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JSPS资助日方研究人员访华的国际旅费和中方研究人员访日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

      对于在华会议项目,NSFC资助中方举办会议所需的会议费和中、日双方参会人员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JSPS资助日方参会人员的国际旅费。

      对于出国会议项目,NSFC资助中方参会人员的国际旅费。JSPS资助日方举办会议所需的会议费和中、日双方参会人员的住宿费、伙食费、城市间交通费等。

      (六)项目执行期

      合作交流项目执行期为2年9个月,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4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学术会议项目执行期为1周,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二、 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合作交流项目,中方申请人须是2024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合作交流应密切围绕所依托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

      申请学术会议项目,中方申请人须是2022年12月31日(含)以后结题的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合作交流项目除外)的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

      在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作为中方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并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

      (二)日方合作者应符合JSPS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日方申请指南详见https://www.jsps.go.jp/j-bilat/semina/shinsei_bosyu.html(日文版)和https://www.jsps.go.jp/english/e-bilat/call.html(英文版)。

      (三)中日双方申请人需分别向NSFC和JSPS提交项目申请。单方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 限项申请规定

      (一) 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不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正在承担的项目总数限为2项”规定的限制。

      (二) 不受“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规定的限制。

      (三) 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NSFC-JSPS(中日)合作交流项目,合计限1项。

      (四)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6月10日至2022年9月6日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6020.htm

    国际合作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伊朗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伊朗国家科学基金会(INSF)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2年双方将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

      一、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2022年度合作的资助领域包括:

      1. 物理(申请代码1请选择A20至A30下属申请代码)。

      2. 化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B下属申请代码)。

      3. 地球科学(申请代码1请选择D下属申请代码)。

      申请人请根据以上合作领域选择一项申请代码填写,未按要求填写指定申请代码1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二)资助规模

      拟资助项目数量为15项左右。

      (三)资助强度

      中方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00万元/项(直接费用),包括研究经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用。INSF向伊朗科学家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二、申请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 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应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或承担过3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 国内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三) 伊方合作者应符合INSF对本国申请人的资格要求,并按照要求向INSF提交申请。单方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四) 合作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项目申请应体现强强合作和优势互补。

      (五) 更多关于申请资格的说明请见《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限项申请规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包括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本项目属于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申请人申请时须遵循以下限项规定:

      (一)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二)正在承担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本项目。

      (三)本项目不计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合计限2项的范围。

      (四)《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5月26日至2022年7月25日下午16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5580.htm

    转自:乐科研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2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中数字的写法,你写对了么?

    下一篇:影响因子,不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