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施一公:科学需要想象,想象来自阅读

    阅读: 2022/7/21 11:04: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童笑雨 朱政

    “读书是人类通往科学的必由之路,可以为人类插上想象的翅膀。”7月16日,谈及想象力和科学这一话题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科学需要想象,想象来自阅读。如果人类不曾对自然进行想象,科学就不可能诞生。

    当天,2022年“西湖春读会”暨第二届西湖大学图书馆捐赠基金活动日在浙江杭州举行。“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是在现场频频被谈及的话题。

    对于这一问题,施一公是这样回答的:“抛开所有功利性的目的不谈,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可以为人类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他看来,科学的能量和燃料来自想象。“如果人类不曾对自然进行想象,科学就不可能诞生。”

    为何想象对科学家而言如此重要?施一公表示,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许多看似不合常规的“异想天开”,为科学探索提供了鲜活的命题和无限的空间。

    如150多年前,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曾在作品《从地球到月球》中,描写了3位探险家乘坐炮弹到月球探险的故事。作品问世104年后,人类终于首次实现了登月的梦想。

    他在另一部作品《海底两万里》中描绘了“鹦鹉螺”号潜艇纵横海底的景象,时至今日,这些幻想中的场景已经成真。

    “可以说,想象力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正是具备了超凡的想象力,人类才有超凡的创举,人类才有今天和未来。”施一公说,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灯塔,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保护好人类最原始也最宝贵的想象力。

    施一公表示,为让学生大胆想象、勇敢创新,西湖大学做了很多准备,其中就包括建设一所大学的心脏——图书馆。据悉,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图书馆正在建设中。

    他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下一代敢于多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西湖大学材料科学讲席教授黄嘉兴的认可。他提到,要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用不羁的想象飞跃海和天空的界限。

    转自:科学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27)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科学》(20220715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下一篇:可持续出版论坛:出版伦理道德 | MDPI 邀请函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