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科研论文中那些很不错的 idea都是怎么生成的?

    阅读: 2024/3/6 14:42:22

    做科研,怎么能少得了idea?

    一个好的idea对于科研从业者的重要性,犹如食材对于食物。

    很多童鞋在刚开始搞科研的时候都犯过这样的错误:好的科研idea是坐在桌子前想出来的。

    但只要我们放弃在办公室一天到晚「想」好的科研idea,而是跑去实验室从最基础的实验开始「做」的时候,才能发现一些好的idea它自己就跑到脑袋里来了。

    所以,好的科研idea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

    给大家一个公式——

    科研好想法的产生=综述阅读+research paper阅读+模仿+思考+循环

    从文献入手,去模仿他人好的idea,加入自己的思考,并不断循环改进实验和步骤,才能最终得到一个好的想法,完成一篇好的工作。

    01

    综述的阅读

    What: 什么是综述?读什么样的综述?

    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某一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阅读、分析、提炼、整理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选择两种综述进行阅读:

    刊登在好的期刊上的综述

    近3年发表的综述

    好的期刊的综述一般都是行业内的大牛写的!阅读这样的综述就相当于你站在了行业大佬的肩膀上。通过大佬的眼睛去看你的研究领域,理解你的研究领域,获得的收获会远超你东瞧细看得来的一大堆知识。

    除此之外,综述的时间也不能太久远,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几年前的综述很可能已经跟不上当下的研究。选择3年之内的综述进行阅读最好。

    Why: 为什么读综述?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增强科研领域背景知识:(稳固基本功)

    建立研究知识框架:(由点成线)

    掌握该领域之前研究的优缺点:(寻找突破点)

    领域大牛对以后研究的展望:(拿来就用)

    看看这四个点,你告诉我你有不读的理由吗?

    How: 怎么看?重点看什么?

    看综述的目的一般有两个:

    了解研究课题的背景知识

    专注「前景展望」(为自己的科研做好准备)

    大牛写的综述对一个小白来讲,对帮助了解课题的背景知识有非常好的补充作用。如果我们只是把综述当成是一篇普通的文章来对待,那就远远没有挖掘它应有的价值。

    在看的时候,如果我们对其中一个知识点特别感兴趣,就要把它所提到的文献也一并下载下来,一起给看了。这样就可以对这个方向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

    就这样读个10篇这个方向的文献综述左右,你对这个领域的一些基础的知识就有大致了解了。

    其次,文献综述中的前景展望部分通常都是大牛提出来的该领域还没有研究而且具有研究价值的一些方向,对你的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点会有很好的启发。

    02

    Research paper的阅读

    What: 什么是研究性论文?

    research paper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或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

    Why: 为什么读研究性论文?

    读论文的目的非常清楚——

    ①增加研究领域背景知识

    ②了解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方案来解决所提出的研究问题

    ③了解通过哪些实验得出了这些结果

    ④学习他人的实验方法,并进行模仿

    所有学科,只要是做科研,研究性论文就是必读的。

    How: 怎么读?读什么?

    要想自己能够有好的科研想法,我们就要向大佬们学习他们是怎么构思问题的,然后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总结下来就是——

    读研究问题:

    大佬们是怎么发现别人研究的不足,从而构想出自己的研究问题的(introduction)

    读解决思路:

    大佬们是怎么通过实验的设计来解决自己的研究问题的 (results)

    读方法:

    这一步是为了下一步「模仿」做准备。

    读文献缺乏方法?试试大牛前沿paper带读课。

    解决你所有读论文中的痛苦,帮你快速高效读论文,获得idea。

    03

    模仿

    What: 模仿什么?

    找一篇课题背景和你的研究方向差不多的文章,通过上述步骤,去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他的研究问题的。然后你就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去尝试,去模仿,去代码复现。

    Why:

    对于研究生新生来讲,不要妄想一下子就能找到一个别人都没有想到的idea。

    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经过不断的模仿,对自己的课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模仿可以让我们了解所有能用于解决你课题的所有(实验)方法

    但是我们也要不停的试错,思考,直到找出最优解。

    04

    思考

    What: 思考什么?

    当你在不断尝试,不断模仿的过程中,你的实验一定会带给你很多你意想之外的结果。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带着以下问题去思考:

    ①出现这些意想之外结果的原因

    ②实验的不足

    ③通过加哪些东西可以更好的解决你的问题

    ④你会不断的有新的想法产生,想法会逐渐的变得越来越全面,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有一些问题,你查文献已经找不到答案了。这个时候,你一定是需要自己动手去实验的。

    这个时候,恭喜你,神功练成!

    思考这一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仅仅只是重复上面的步骤,而不去进行思考,那么很可能你永远也无法获得一个idea。

    2月9日,我们邀请在无人驾驶领域多年研究和落地经验的张老师,带大家领略无人驾驶、视觉定位的发展背景及最新技术,带大家寻找创新点和idea。

    05

    循环

    当然对于研究生小白来讲,还没有办法一遍下来就练成神功。

    那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重复,循环(以上的所有步骤)!

    当你做几个循环以后,你会发现:你绝对不会缺好的科研想法,你只会缺时间!

    06

    总结

    好的科研想法一定是在不断的尝试加上不断的思考中得到的,做的过程会促使你不断的思考。所以对于科研从业者来讲,做一定大于想,只有付诸实践,不断的在行动中,才能一点点获得灵感,并且不断优化我们的想法。

    好的idea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

    转自沃恩智慧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5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文献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一篇:连发6篇SCI的师兄的论文写作心得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