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实验结果不会说话,如何避免拟人化写作误区?

    阅读: 2024/3/18 17:45:27

    什么是“拟人化笔法”?

    拟人化笔法(anthropomorphism)是一种将人所独有的特征或行为赋予非人类的写作风格。

    例如下面的句子:

    The results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al sleep duration for teens was 8–10 hours.

    得出结论是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动作。作为非人类,“研究结果”本身不会下结论,在此却被赋予了人的特性,而根据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的主体应是研究人员。因此在英文中,上句的表述方式是不严谨的。

    要绕开拟人化的写作误区,将上例转换为第一人称叙述即可:

    We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al sleep duration for teens was 8–10 hours.

    也就是说,在英文环境里可以使用“我/笔者(I)”或“我们(we)”。

    为什么在学术写作中要避免使用拟人化笔法?

    学术写作注重措辞准确,而拟人化的措辞,会使文章产生笔法含糊、语义混乱的问题。因此,将人的主观能动性(human agency),附会到本不会思考、不会感知、不会做动作的事物或概念上,是不应该的。

    有没有适合使用拟人化笔法的情况呢?

    其实也存在特例。根据《芝加哥格式手册》(The Chicago Manual ofStyle)及《美国心理协会APA格式指南》(APA Style)的说明,以下例句虽然也使用了拟人化的笔法,却已是学术论文中的常见结构:

    The results indicated (or suggested, demonstrated,showed)

    Table 5 presents

    This section focuses on (or addresses)

    一些经验之谈

    可接受的拟人化笔法在英文中其实广泛存在,以上所举特例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们又要“避免拟人”,而实际上又存在许多例外,怎么才能知道哪些用法得到了认可,又有哪些用法是不可接受的呢?

    浏览自己学科领域的著名期刊,阅读最近发表的文章,留意这些文章中经常出现的拟人化表述手法,能有效确定自己的研究所属领域内认可的写作风格习惯,包括是否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是否使用主动语态等。

    最后,如有疑惑,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改写有疑问的句子,可以使用“研究人员”researcher(s)作为主语,或者是消除名词与动词搭配错误带来的语病。

    研究结果可以表明什么、提示什么、也可以显示什么,但研究结果不会主张什么、也不会得出结论,正如研究结果不会洗衣服、也不会遛狗一样。

    转自ASEC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撰写论文时的时间管理技巧

    下一篇:国内作者撰写SCI论文的常见误区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