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3/19 8:52:13
科研人不是在评审,就是在去评审的路上。评审工作是科研人最常做的工作之一。从批改作业,到试卷、论文、项目申请书的评审等等都是科研人员的责任。所以,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怎么审稿以及如何从审稿人的角度来写论文。
01
审稿人的优势
目前审稿人的工作都是自愿的,绝大部分是没有任何报酬。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审稿是大多数学者面临的一个难题。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者来加入审稿人这个群体了,这是因为作为审稿人有以下几个优势:
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评审的论文都是在领域内最新而且是前沿的科研成果,审稿人能够及时地了解相关信息。
汲取多样的写作方式。评审的稿件来自五湖四海,审稿人可以看到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写作方式,很容易来汲取优势来提高写作能力。
锻炼自己的评审能力。评审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考验审稿人对领域的了解程度以及科研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履行科研人的责任感。全世界每年都有很多科研成果,需要同行来进行评审判断,促进科研领域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与杂志相关的事务。可以了解本领域相关的编辑以及参与相关的杂志事务,比如杂志编委委员等等,这是对科研人员学术能力和研究贡献一个较高的认可。
02
稿件审查点和评审意见
评审意见一般分为拒稿、大修、小修以及直接接受。对稿件的审查包含很多方面,一般分为致命问题、严重问题以及一般问题三类。比如剽窃欺诈、违反伦理道德、没有研究意义以及缺失科研的原创性等等都是属于致命问题,都是直接拒稿。
另外还有一些严重问题也可能导致拒稿,比如缺乏严谨性和逻辑性、研究方法错误、结论缺乏通用性等等,这些也可以导致拒稿,如果其中能够挽回的稿件可能是大修。
还有一些一般问题,比如写作方式、英文语法、格式话题、参考文献格式等等虽然都属于一般问题,但也可能影响论文的最终评审意见。比如由于格式问题形成的不认真影响可能会导致拒稿。
一审直接接受的论文相对较少。
03
评审内容
评审内容包含一篇论文各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会有相应的标准。这些判断标准同时也为相应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指导,如下图所示。
扫读全文 |
稿件是否满足原创性? 稿件的结构是否合理?
|
摘要 |
结构是否合理? 是否包含有用结论? 长度是否合适?
|
绪论 | 结构是否清晰? 文献调研角度是否与研究内容契合? 文献调研是否深入? 文献调研总结是否合理? 是否清楚展示前人研究不足? 是否有过度贬低前人研究? |
研究方法 |
数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是否考虑误差或重复性实验? 研究方法是否清晰合理? 实验量(数据组)是否足够充分?
|
结果与分析 |
数据分析是否合理深入? 逻辑演绎是否正确合理? 结果展示是否清晰? 结论推导是否清晰合理?
|
图表 |
图表展示是否清楚? 图表数量是否合理?
|
结论 |
结论的通用性是否足够? 研究结论的意义是否明确? 内容是否与摘要重复? 研究的局限性是否清晰? 结构和长度是否合理?
|
参考文献 |
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否合理? 参考文献的是否包含最新研究成果? 格式是否统一?
|
另外还有一些不建议评审的内容或者不应该的行为,不能够利用审稿人的身份来谋取私利,如下图所示。
× 不应该由于语言问题拒稿,语言不应该成为论文发表的限制 |
× 不应该有攻击性语言 |
× 不应该因观点与自己相悖而拒稿,应该保持包容的态度 |
× 将论文相关信息泄露给第三方或者自己仿照内容来发表论文 |
× 向作者建议引用审稿人的论文 |
04
怎么成为一名审稿人?
既然审稿人如此重要,那么怎么才能成为审稿人呢?一般是由杂志编辑邀请,或者是论文作者推荐,编辑接受。另外还可以自己去杂志网站注册成为审稿人,这样也有一定的机会进行相关的评审工作。
杂志对评审人也有一般性的要求,这里以Elsevier杂志社为例来进行介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般有硕士以上学位,绝大多数审稿人有博士学位;
以前有相关审稿或者评审的经验;
所在的研究领域内有一定量论文的发表;
发表的论文有一定的引用量和影响力;
其他科研人员的推荐。
05
写作Checklist
最后来总结一下如何审稿以及怎么从审稿人的角度来进行论文写作:
评审工作一般包含论文的各个部分,审查其中是否包含致命问题、严重问题和一般问题,从而给出相应的审稿意见,决定是否拒稿;
相应的评审内容可以很好的为写作服务,如何写出一篇不含致命和严重问题是论文发表的关键,同时也应该极大减少论文中的一般问题,反映严谨、端正的治学态度;
审稿人不能利用审稿工作来谋取自己的私利,比如要求作者引用自己的论文,甚至是仿照论文观点发表论文、泄露信息等等都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可以看看是否满足相关审稿人的标准,向相关杂志毛遂自荐,为科研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转自e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