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科研生活:与其躺平,不如平趟!

    阅读: 2022/7/25 18:01:10

    所谓躺平,早期是表示网友不回应不反抗的一种心理态度,现在被用来表示人们看淡竞争之后主动追求低欲望生活(浑浑噩噩过日子,不再追求上进和渴求成功)的一种社会现状。

    然而,在我看来,对科研人员而言,躺平可分为真躺平和假躺平两类。前者指某些科研人员虽经努力奋斗,但未能做出令人自豪的成果或未能获得预期的名利,在经历各种不顺和打击后看破了红尘,处于与世无争的佛系状态,这与上述躺平的原定义类似;后者指某些科研人员以好奇心默默无闻埋头做科研,不在乎名利,不想巴结大咖,不愿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这在他人看来貌似是躺平,但实则是平趟艰难险阻以求登上科学高峰。

    据我所知,有些临近退休的科研人员处于真躺平状态,因为自己觉得再努力科研上不会有多大起色,且生活上也厌倦了靠投机取巧才能获得的名利。对此,没必要苛责,毕竟人各有志嘛。然而,与其碌碌无为一生,不如象闪电一样划过夜空绚烂一时。每位科研人员的情况不同,有的在年轻时做出了卓越成果,而有的则大器晚成,在中老年时开始发力做出了重要科技贡献。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春晖不论早晚”嘛。

    在科研生活中,科研人员都可能遭遇不同程度的困境乃至厄运,或选择沉沦或选择奋起,但有志者应选择后者。培根说:“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黎明前特别黑暗,成功前格外艰难。逆境使人别无选择,逆境给人很大压力,而压力能激发出强劲动力。只要在艰难时刻再坚持一下,挺过最难熬的一段,那么紧接着可能就是机遇的光顾、奇迹的出现。

    人这一生,十分短暂。与其以真躺平状态度过余生,不如以平趟精神为国家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给子孙后代留下念想。真躺平易,但平趟难,然只有克服了“81难”才能取到“真经”,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们知道牛顿,是因为F=ma;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是因为E=mc2;我们知道居里夫人,是因为发现元素钋和镭;我们知道门捷列夫,是因为元素周期表;我们知道魏格纳,是因为大陆漂移说;……。这些科学巨匠,不管在科研生活中曾遇到多少挫折困苦,仍一往无前平趟未知世界,从而做出了载入史册的卓越成果。

    我们知道是金子,迟早会发光;我们知道是沙子,自然会沉入海底。作为国家培育多年的科研人员,应追求前者而非后者。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想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不想无声无息地离开这个世界,但要留下痕迹,除平趟外别无他途。

    一旦科研人员平趟了某一科学堡垒,则能傲视群雄展现舍我其谁的力量,则能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这份智慧足以令人笑傲江湖,这种成就足矣令人望尘莫及,这种境界足以令人惊叹不已。既然如此,还等什么,赶紧从真躺平中翻转投身于平趟吧!

    来源: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转自:考博圈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6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7.26 | 论文、文学、新传、语言学类讲座12场: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口语中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农村中学教师终圆梦!考博逆袭上岸……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