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论文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选择依据

    阅读: 2024/3/21 14:05:49

    在写论文时,经常会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它是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来验证假设。

    那么论文中该如何介绍实验组和对照组呢?论文《长期佩带角膜塑形镜对近视青少年的影响研究》中,详细说明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情况。写作时可以参考。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近视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荣老师注:说明了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同仁眼科手册(第2版)》[4] 中关于近视的标准;2)年龄12~18岁。3)临床资料完整;4)能正确理解矫正视力的局限性。(荣老师注:说明了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1)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及代谢疾病者;2)合并眼内感染、圆锥角膜、内皮细胞病变等眼部疾病者;3)既往有角膜塑形镜配戴史者;4)夜间瞳孔较大者;5)先天性近视;6)合并弱视者。(荣老师注:说明了排除标准)

    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并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流程。(荣老师注:说明了符合伦理要求)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女24例,男26例;年龄10~18(14.06±3.56)岁;眼膜平坦K值(42.79±1.21)D;等效球镜度(-3.20±0.76)D。对照组女23例,男27例;年龄10~17(14.24±3.48)岁;眼膜平坦K值(42.74±1.19)D;等效球镜度(-3.22±0.73)D。(荣老师注:说明了抽样方法及男女数量及具体的相关信息)

    两组以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单焦框架眼镜矫正疗法:叮嘱患者白天配戴根据常规验光配制的单焦镜片,告知患者科学、正确的配戴方法,随访12个月。(荣老师注:说明了对照组的方法)

    1.2.2 试验组 

    采用角膜塑形镜矫正疗法:首先对患者进行医学验光、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等检查,基于检查结果指导患者试戴相应基弧、度数的角膜塑形镜,在此基础上结合角膜横径、角膜曲率、屈光处方等参数配制镜片,告知患者科学、正确的配戴方法,于每晚睡觉时行有效配戴,随访12个月。(荣老师注:说明了试验组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

    1)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5] 检测两组治疗6、12个月后的视力情况。

    2)采用光干涉式眼轴长测量仪(生产厂家:日本尼德克株式会社;型号:AL-Scan)检测两组治疗6、12个月后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

    3)比较两组治疗6、12个月后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及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

    ①眼表疾病状况采用OSDI评分完成评测,包括环境刺激因子、视觉相关功能及眼部症状3个方面的内容,共12题, 每题4分制,总共48分,分值越高提示干眼症状越重。

    ②在光线适中的专用检查室内于患者患眼结膜囊处应用荧光素条,通过弥散光加钴蓝光片(裂隙灯)对患者整个泪膜进行有效观察,辅用秒表记录其BUT,BUT<10 s,视为不稳定;BUT 10~45 s,视为稳定,时间越长提示稳定性越佳。

    ③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主要采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生产厂家:日本Konan;型号:sP-8000)进行检测。

    4)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the Mos 36 item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SF-36量表由8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5)统计两组治疗6、12个月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角膜相关并发症(包括异物感、角膜上皮缺损区荧光素着色)及其他并发症(包括水肿、眼部不适)。(荣老师注:说明了观察的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定量资料采用()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除特别说明外均设定为0.05。(荣老师注:说明了统计学的方法)

    荣老师总结

    在介绍实验组和对照组时:

    先介绍研究对象相关信息(如选取的标准,包括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果涉及到伦理要求的,要提及是否符合;抽样的标准等);

    再介绍研究方法,如实验组如何做,对照组如何做;

    再介绍相关的指标,如本文的观察指标等;

    最后介绍统计学方法,采取什么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转自论文写作库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2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论文题目如何写

    下一篇:论文纠错的规范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