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3/26 16:41:36
一、精准论文选题
选题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了,芝麻一样,抓不住;太大了,西瓜一样,抱不动。选题要在契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注重却不局
限于“五新”,所谓五新是指观点新、思路新、角度新、方法新、材料新,但是过分地追求五新会大大降低论文的选题范围,使得论文选题
变得越偏冷门,越来越脱离自己的能力掌控范围。根据以往经验,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具有争议性的论题、对比性的研究、热门研究课题、基于不同技术方法或学术角度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文献资料
磨刀不误砍柴工,文献研究做充分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献研究是以论文选题为核心,对已有的理论和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研究和知识整理。文献研究也是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最为枯燥也是最为艰苦的一步。文献研究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没有文献研究就很难达到前面说的“五新"。
三、提出研究目标
这个时候你的站在导师或者普通读者的角度问自己几个问题。一是你的具体观点是什么。可以先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仅仅是设想,然后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二是你要论证的是什么问题或者实际应用是什么?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
无论哪种情况,都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有些同学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的设想,写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
四、确立研究方法
这里以常见的人文社科类论文为例,其研究方法大体分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又包括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现在很多论文不会只用到一种研究方法,而是多种研究方法组合使用。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
五、构建论文框架
一般论文包括绪论,基础性知识或理论,入题,核心章节,对策建议,总结展望等等,根据论文题目的不同框架也不尽相同,但是一定要逻辑缜密,结构严谨。在这里建议同学们把论文的框架以结构图的形式列出来,放在绪论的最后一节。另外,每章最好对本章研究内容进行小结。 论文框架的构建是文章关键性的一步,框架可以看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存在的不足,一定要给指导老师看,让导师提意见,经过导师的认可后再开展下一步,否则等到论文写完后再改框架,会伤筋动骨。
六、撰写毕业论文
大多数的人文社科类的写作,其实是对大材料和论据的整理,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要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对原来论文框架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删减,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在时间的安排上提前做好规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有时论文功亏一篑的原因就在于写作时间安排过紧,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这很不值得。
七、后期修正论证
如果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发现选题不当,或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不要犹豫,马上停笔,并反馈给导师,及时调整或重新选题。由于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对本专业的相关学术研究已经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即使改变选题,重新做起,花费的时间不会很多,对此过多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八、论文检查修改
对摘要,关键词,论文格式,引用标注,参考文献等进行检查,文章的格式能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注明材料来源。
另外在写论文的时候需要注意几点。
1.重视硕士论文前期资料、参考文献收集整理,多花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资料,在这个基础上浓缩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硕士论文的主旨。
2.重视论文框架大纲的构建。一定要做到内容详细,细化到三级标题,这样一是经过导师同意之后,不会有较大的修改;二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参照论文大纲,紧扣论文主旨,这样才不会偏题,跑题。
3.研究背景要客观简明。论文摘要是论文的意义、内容、特点的高度概括,500字左右的摘要应该简明扼要。论文在评论他人的研究工作时,一定要客观,避免引起纠纷。特别是谈论其不足和缺点时,一定要慎重,没有把握时,且不可凭感觉或印象随意发表评论。
4.突出论文特点或创新点。这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五新,一般对论文的创新性没有特别的硬性要求,但是要尽力将研究工作的特点或创新点暴露给读者。作为毕业论文,只要选题有一定的意义和工作量,作者能够独立完成,没有错误,有特点就符合基本要求,创新点或特点有2-3个就相当不错了。
5.参考文献要新。对于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或借鉴到的材料或论据,要尽可能的标注在论文中。一方面尊重他人成果,另一方面,反映作者阅读的文献丰富,理论有根据。间接引用可不标注。参考文献尽量选用最新发表的文章和最新出版的著作。有的同学选用的参考文献很多是几十年前的文章和著作。作为学术工作者,应该随时掌握和了解最新的知识,如果参考文献太陈旧,说明作者掌握和参考的知识不是最新的,就可能怀疑论文研究内容是否新颖。一般情况下,近3年的文献至少要占到参考文献的1/3甚至1/2以上为宜。
6.论文写作小技巧。尽可能多的利用图形、表格、公式、数据表达意思,说明原理、方案等,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也更能够体现
论文学术性,严谨性。
转自百川本硕论文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研究生论文中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下一篇:研究生论文的中期报告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