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硕士论文答辩锦囊:你需要做好这些准备及其他注意事项

    阅读: 2024/4/9 8:57:19

    答辩经验5个要点

    1、搭好答辩思路框架,写论文的框架与答辩的框架会有所不同,根据答辩ppt模板的框架来构建自己的论文答辩ppt;

    2、记住模型基本数据和公式,比如模型的变量、数据起始时间;

    3、理清模型内在逻辑。模型引用是一回事,实际运用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要理清是递进还是互相佐证;

    4、确认论文最终目的和达到的效果。不像管理类论文,行文比较有条理,我们实证类论文数据多,在庞杂的数据中心理清模型和数据要达到的效果是十分关键的;

    5、提前准备好不足点和创新点。不足点可以是数据干扰或者数据统计局限性等。

    答辩提问类型及须知

    ▎研究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毕业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5-8分钟)

    → 答辩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 为什么选题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写作目的和意义);

    ◆ 论文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

    ◆ 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 说明作者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注意:报告论文简要情况时,一定要简洁明了,实践控制在5-8分钟之内,切忌通篇照念,冗长罗唆。

    ▎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问题,研究生进行答辩(时间10~20分钟)

    → 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 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 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答辩提问的类型

    ☆ 对选题意义提问;

    ☆ 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

    ☆ 对论文新意提问;

    ☆ 对论文细节提问;

    ☆ 对论文数据来源提问;

    ☆ 对论文薄弱环节提问;

    ☆ 对建议可行性提问;

    ☆ 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 超出论文范围的提问;

    ☆ 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

    答辩提问时须知

    ☆ 应用能力与知识宽度的准备;

    ☆ 作好常规性问题的准备;

    ☆ 细节问题不可忽视;

    ☆ 对自身能力的考查;

    ☆ 对论文可行性把握

    (提问和回答问题时间约30分钟,可以采取即问即答式,也可以先专家集中提问,学生准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回答)。

    答辩注意事项

    ▎答辩资料准备

    1、建议打印纸质版论文,通读三遍理清框架;

    2、根据论文框架和重点制作答辩PPT。关于PPT内容模块,可以从论文背景(选题原因)、理论框架、研究意义、研究过程、成果应用,论文总结几方面入手,根据PPT逻辑思路进行答辩演示,千万不要照着PPT上面的内容一字一句“朗读”出来,这样会降低老师的印象分,认为你对自己的论文答辩不重视,要用一种陈述的方法讲解出来;

    3、根据PPT内容制作一份高水平的答辩陈述稿,建议给导师审阅并征询一些修改建议。由于是线上答辩,答辩组老师的精力会极大专注在你个人答辩陈述的表现,建议可以提前根据PPT内容准备一份答辩陈述稿,以便理清思路。这样就不用担心答辩时太过紧张而忘词的情况。提前想好答辩的话术和自己的风格;

    4、所需电子资料拷贝至桌面方便共享屏幕展示;

    5、提前思考答辩老师可能会提问的问题。攻略是大众化、提前思考是个性化,针对这些问题列一份提纲,把回答的关键点写在上面,避免提问时过度紧张,头脑一片空白。特别是对于论文中提及的理论、原理、论证方法、研究思路、论文架构、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问题及创新点。

    ▎如何答辩

    答辩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认真答辩。为此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2、仪容要整洁,行动要自然,姿态要端正。答辩时,要求学生正装出席;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答辩结束时要向专家道谢,体现出良好的修养。

    3、在报告硕士论文情况和回答专家提问时,要沉着冷静,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内容上要紧扣主题,表达上要口齿清楚、流利,声音大小要适中,要富于感染力,还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4、对于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自己回答的圆满、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自以为是的骄傲情绪。如果确实回答不出来时,也不可磨磨蹭蹭,应该态度坦然,直接向专家说明回答不出来,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得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答辩时要谦虚、自信——细节最重要

    1、注意语速语调、声音尽量大点。

    2、注意互动交流,在答辩老师说话、提问或点评的时候,微微点头表示认真在听,用“嗯”“好的老师”来表示回应;

    3、体态辅助。答辩过程中适当得运用手势语言,会显得更自信和有力;

    4、答辩中比较忌讳不懂装懂,遇到不会或者不知道的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准备好相关的话术就可以了。比如“这个问题确实没有考虑到,下去再好好查找资料、认真思考”、“方法是学的、数据是软件跑的、分析是导师教的”等。另外不要与老师长时间的争论,如果与老师的意见不一致,一两句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长时间的争论会让双方陷入比较尴尬的状况,尽量避免;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论文已经写出来了,也不要说“我论文哪一页已经有了答案”,只要再复述一遍答案就好了;

    5、答辩最后,向老师礼貌地表示感谢。

    转自陨石MBA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8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工商管理硕士(EMBA/MBA)论文写作方法及要求大全!

    下一篇:论文盲审相关问题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