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何提升论文的逻辑性

    阅读: 2024/4/10 8:47:49

    逻辑性是论文写作评价的重要标准。然而,很多同学写完论文,发给期刊编辑或自己的导师,有时会收到“论文逻辑性差”的反馈。

    为什么论文逻辑性差?如何提高论文写作的逻辑性?今天,我们就一起谈谈这些问题。

    【论文正文】

    一、绪论(引言)——研究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二、研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理论的发展历程

    2.2 相关理论内涵

    2.3 相关理论特征

    2.4 理论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结合实际案例or调查进行分析

    四、问题原因分析与影响

    五、对策、建议与措施(不同维度展开)

    六、结论与展望(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二

    导致论文逻辑混乱的原因

    01

    不注重布局谋篇或聚焦内容

    谋篇布局,指的是论文的框架结构尤其是正文框架。作为学术对话的重要形式,论文应当遵循常规的框架结构,普通作者不宜追求框架结构的标新立异。

    02

    平铺直叙而缺少过渡或递进

    优秀论文的逻辑就像剥洋葱,一圈套一圈,层层递进,每一圈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如果像泼出去的一滩水那样写论文,平铺直叙,写到哪里算哪里,毫无章法可言,缺少过渡或递进,这样的论文基本没有逻辑性。

    03

    不注重推理论证与因果推导

    推理论证是论文逻辑性的重要体现,不注重推理论证与因果推导,会导致论文逻辑性差。

    三

    提升论文逻辑性的方法

    01

    看不见的逻辑

    1 关注语句之间的连贯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结构方面的逻辑顺序,主要是指句子与句子之间以及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贯性。论文中的句子之间是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的,段落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使用必要的连接词或进行必要的语义衔接的,即运用明衔接或暗衔接。

    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因为我们写作注重一个学术性,所以虽然建议大家用简单的表达方式,但是也不能仅仅只是空口白话的表达。尤其当句子中涉及专业名词或者专业话术的时候,就会出现前言后语单独都很通顺,但是连起来就读不懂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连接词,来让我们的语句表达的更有层次,让逻辑连起来。

    2 关注段落之间的连贯性

    解决完语句之间的问题,我们就要往更大的地方看,看一看段落之间的连接问题。我们写作经常会出现,两个段落衔接不上,读起来落差感很大,好像再看的并不是同一篇文章。这样会导致读者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

    02

    看得见的逻辑

    1 逻辑性结构清晰

    在写作时,要时刻关注写作中的逻辑性结构,比如因果关系;分类提出你的观点;以比较方式进行描述,或者按照时间和操作的顺序进行论述。

    2 保证论据的充分性

    在我们开展探讨时,大家务必自始至终突显关键论点论据。标题中的关键字应该是文中发生频率最大的词。关于论点论据和论点的阐述,从一个定义或一个风俗习惯,我们都应当清晰地了解他们代表什么意思,为何他们是如此的方式和现况。与此同时,大家应当擅于想到与之有关的一切,如果我们发觉论点论据无法自圆其说,大家应当思考另外的思路,不然文章内容的真实度会大幅度降低。

    为了避免以偏概全的情况发生,我们建议尽量使用多个样本或者示例作为论据,即保证论据的充分性。因为当我们使用的证据更为充分后,对论点的证明和结论的总结会更加具有说服力。

    3 引用的权威性

    引用所述话语的专家的确是该领域或该行业的著名专家,他的观点众所周知,有可靠的理论依据。即使不是该领域的知名专家,但是在论证时表达的是多个名人名家的看法。当然最好的建议便是第一种情况的使用。

    4 大量阅读大量练习

    真正想要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实践与积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是进行大量的阅读与写作素材的积累。有句俗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看来读书或者说是阅读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写不出论文往往是因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或者对要写作的事物并不了解。

    通过大量阅读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他人的写作中汲取知识,提高自身对论文的整体感知。

    转自河南师范大学党委研工部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39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论文重复率太高怎么办?降重技巧来了

    下一篇:SCI论文发表流程及注意事项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