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揭秘:“一页宋版一两金”,宋版书为何如此珍贵?

    阅读: 2022/7/29 11:14:54

    2020年12月2日,国内的一场拍卖会上,宋代出版的王安石文集——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和《宋人佚简》三卷经过现场激烈竞价,最终以2.6335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宋版书最高拍卖纪录,同时也使之成为目前最贵古籍善本。

    ▲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卷二十

    其实自明代起,宋版书就已经成为收藏界的热点,到了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开始按页计价,“一页宋版一两金”成为起价标准。而宋版书昂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唐)杜甫著,(宋)曾噩等集注,宋理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刻本

    贵在稀有

    宋版书之所以如此珍贵,是贵在稀有。因年代久远,古写本几乎绝迹,而雕版印刷术到了宋朝才小范围被应用,许多唐末以前的著作,到了宋代才被第一次印刷,也是最接近原本的书籍。

    宋版书也因此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历经近千年的岁月洗礼,如今能保存下来的宋版书几乎每一本都是绝本。

    ▲ 《周礼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监司刻本

    贵在权威

    宋版书奇货可居还在于其内容正本清源无可替代,在学界享有权威地位。宋代以后的书籍若有传抄错讹,学者们往往通过宋版书来识别。这源自宋人学风务实,书中极少出现谬误。

    宋版书尤其是官方刻本,刻版前需由校勘官、复勘官、主判馆阁官进行三次校正,确认无误后才可拿去刻版,卷末刊载专门写着经手校勘人的名字,以便将来问责。

    而宋代文士也热衷校勘难得的古书文献,如北宋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也是知名的校勘大家,有主持校勘《南齐书》《梁书》《陈书》的丰富经验。

    曾巩藏书颇丰,因此校书时往往广集众本,对疑难问题审慎留存,避免草率判断。今天还在流传的《战国策》《说苑》《新序》《列女传》等典籍,大多都有他校勘的功劳。

    ▲《昌黎先生集》,(唐)韩愈著,(南宋) 廖莹中校正,宋咸淳廖氏世彩堂刻本

    贵在精良

    宋版书昂贵的第三个原因在其制作精良,无论书法、印刷、用纸、装帧都达到了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每一本都是艺术品。

    从原料上看,宋人刻书用墨精良,千年后墨色仍发幽光。宋版书用纸更令人叹为观止,至今纸张依然紧括挺直,两宋距今刚好1000年左右,真是纸寿千年。即使在今天,宋版书的状态甚至超过了很多明末、清末的书籍;而我们今天的很多书籍,使用的是机制纸,寿命只有80到100年。

    宋版书在书法上也是独树一帜。宋代是一个崇尚书法的朝代,除了文人爱书法,连身为皇帝的宋徽宗也是书法大家,并独创了极富个性的瘦金体。

    宋版书在印刷上,早期为横平竖直、横轻竖重的印刷体,到了宋代后期,印刷业甚至出现了专职写版人,在与刻版工匠的长期磨合中,进一步改进创新出一种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新字体,即沿用至今的“宋体”。

    ▲《昌黎先生集》,(唐)韩愈著,(南宋) 廖莹中校正,宋咸淳廖氏世彩堂刻本

    一本宋版书给人最大的观感是:“纸白如玉,墨黑如漆,字大如铜钱”。有人戏言,读宋版书,功课很难不好,眼睛也很难近视。

    宋版书整体追求“大美”,细节又精益求精,让几乎每一部宋版书都美不胜收 。从美学角度看,宋版书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是后世一直追捧的对象。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

    转自:初见好书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6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改写多项世界纪录!这一国之重器实现数字场景“首飞“

    下一篇:春秋子产“铸刑书”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成文法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