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何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避免偏差?

    阅读: 2024/4/18 9:32:55

    研究偏差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某项研究及其成果施加影响的结果。一项研究从构思到发表等不同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偏差。因此,研究人员非常有必要了解研究偏差的各种形式和特征,引以为戒,进而在研究过程中提高研究的可检验性、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01

    研究准备阶段出现的偏差

    在研究准备阶段,由于研究设计不当,可能会出现以下偏差:

    ? 抽样偏差(Sampling bias):其原因通常是研究人员为进行某项研究而选取的样本在所在群体中不具有代表性。

    ? 反应偏差(Response bias):其原因通常是只有某些类型的受试者对研究作出反应(类似于选择偏差)。

    如何避免

    ? 精心设计研究方案,明确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内容

    ? 在定量研究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 在定性研究中为取得客观研究结果进行选择性抽样或立意抽样

    02

    研究实施阶段出现的偏差

    研究实施阶段出现的偏差主要分为研究参与者偏差及研究者偏差。

    参与者偏差

    在招募人类参与者的研究(如药物临床试验和行为研究)中,由研究参与者本身导致的偏差会影响研究结果。由于一系列原因,参与者受到有意或无意的干扰,作出的回答与他们本人预期的答案不一致时,就会导致研究参与者偏差。

    参与者者偏差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 回忆偏差(Recall bias):其原因通常是研究参与者选择性回忆过去的特定经历或事件。这通常在回顾性研究(而不是前瞻性研究)中较为常见。

    ? 观察性偏差(Observation bias):也称为霍桑效应,其原因通常是研究参与者意识到他们正在被观察而有意改变他们的行为或回答问题的方式。

    研究者偏差

    研究者可能会不自觉地选择性采用自认为相关的数据,或者以证明研究假设为目的解读数据。研究者偏差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访谈者偏差(Interviewer bias):其原因通常是研究者以某种方式(如以某种顺序或措辞)提问而影响到参与者的回答。

    ? 测量性偏差(Measurement bias):其原因通常是研究人员以不够严谨的方式测量变量。

    ? 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其原因通常是研究人员根据预设想法寻找支持数据。

    如何避免

    ? 为采访者与受访者的互动制定标准

    ? 采用盲法试验收集数据

    ? 处理离群值

    ? 由其他研究人员(如生物统计学家)对结果进行独立分析

    03

    研究报告阶段出现的偏差

    研究人员选择性披露、压缩或歪曲与研究有关的信息都会导致在研究报告阶段出现偏差。

    ? 结果报告偏差(Outcome reporting bias):其原因通常是研究人员在某项研究中选择性报告某些结果。

    ? 发表偏差(Publication bias):(也称为抽屉效应)其原因通常是研究人员选择性发表某些内容,例如隐瞒阴性研究结果。

    ? 报告操纵(Spin):其原因通常是研究人员故意采取误导读者的方式报告其研究结果,例如在论文标题、摘要和结论中夸大了平庸的研究结果。

    如何避免

    ? 在科研公共数据库中预先对研究项目进行备案

    ? 确保论文标题、摘要和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中肯的、有代表性的总结

    ? 提交阴性研究结果

    小结

    加深对潜在偏差的认识有助于研究人员仔细规划研究项目,避免或减少出现研究偏差。在准备、实施和报告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为避免出现偏差所作的努力,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

    转自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6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期刊论文上doi代表什么意思?

    下一篇:与别人论文“撞衫”了?别慌!试试这些办法!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