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学术期刊投稿选题应回避太复杂的问题

    阅读: 2024/4/24 13:50:56

    选择几个基础科学类期刊(50年以上的历史),浏览其从创刊起到现在的论文,会有何种发现呢?

    1. 在很多论文的前言中,研究者声称,固体、流体类物质的运动问题过于复杂,当前难于系统性的解决,因此发展此类理论是极为困难的。这样,只有很少的关于固体、流体类的系统性理论研究论文出现,人们满足于经典理论框架。也就是说,对于经典理论框架覆盖的学科理论问题,人们满足于应用,而很少试图再开拓它。

    一般而言,总有那么几篇系统性论述经典理论拓展的长篇论文,其寿命很长(很老的论文,但现在还有很多读者),但是引用的并不多。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差。表明,作者一般是力图回避容易引起争论的论题。看来,你好我好大家好是学术期刊的传统。

    2. 对于新学科,新的实验发现,论文很多,但是基本上没有长文,在理论上也是各说各话,从而表现为作者“发声”类论文,此类论文的寿命短(老论文现在基本没有读者)。

    3. 无论是量子力学,还是天体物理,选题的特点是理想化系统。人们特意的回避面对非理想系统的复杂性。对新学科,新实验发现,一般是借助于先引用或引入某个假设来实现理想化的。当此类假设成为“共识”后,其后发表的论文基本上不再谈这个假设的存在,把它完全的隐含了下来。此类论文表现为跟风类论文。

    4. 以10年左右为周期,一般会出现若干篇系统性的理论研究长文,从而结束某几个热点论题,同时又引出若干个新的论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此类长文是期刊论文的导向性论文。寿命并不长,但是引用的很多。

    5. 大概的可以这样划分:1950年前的理论性研究长文较多,而在此之后,基本上不出现理论性研究的长文。1970年后,对现象的唯象性描述长篇论文较多,但是以实验曲线为主要论据。2000年后,对现象的唯象性描述长篇论文也较多,但是以数值合成的图像(或曲线)为主要论据。大概的可以看成是:理论构建期,实验检验期,数值模拟期,整个的跨度接近100年。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当前的理论研究总是会回溯到100年前的相关理论研究。换句话说,150年前-100年前这50年是自然科学抽象理论的巅峰期。而目前正在进行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是复兴期。

    6. 期刊近期所登出的零星几篇系统性的理论研究论文(相比于其它论文而言)几乎没有引用或读者,表现为理论研究的绝对“冷冻”化。

    7. 大多数论文是相互对比性的,没有系统性的理论目标,也没有系统性的工程目标,而是表现为“脱口秀”表演。换句话说,科学理论目标太遥远(太深奥),工程目标不明确(太复杂),这类选题是作者力图回避的。

    8. 从而,就想解决工程问题的读者的感觉而言,期刊论文几乎没有多少帮助。就想解决学科理论问题的读者而言,期刊论文几乎可看可不看。从而,总的感觉是:期刊论文越来越没有阅读价值,但是,又没有替换物,还得看。

    如果以历史性的观点来看待这个表象,结论就是:科学进步的道路的的确确是极为艰难的。从科学理论到具体工程应用的道路也是非常模糊的。对科学理论进步而言,100年只不过是片刻而已。

    转自泛研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2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与标准规范

    下一篇:SCI论文选题的路径和方法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