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何快速研究透一篇 Paper 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阅读: 2024/4/24 16:33:48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读文献是在科研路上行稳致远最基础的一步。然而,往往是这样最基础的一步,却难倒了无数致力于投身科研事业的初学者。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研究透了一篇文章,并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怎么样读文章,和怎么样在文章的基础上升华文章内容。

    按照下面这个步骤来,相信你很快就能掌握阅读文献的精髓!

    搞清楚自己的目的

    很多学生反应,自己明明很努力的在读文献了,甚至可以说很努力了,一天十篇的在读,但是就是没有想法。

    读了那么多文章导师要他介绍下研究现状还说不出一个一二三四来,甚至不如别人就看一两篇论文的。

    其实这里就陷入了误区,读文献的目的不是为了读文献而读,而是应该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读。

    例如,你想要了解这个领域大家都是用什么试验手段来获取数据,在读文献时就应该重点关注试验描述的部分,其他部分就可以粗略跳过。

    你想要关注试验的结果,重点就应该在论文的讨论部分。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挑选高质量的期刊

    对于文章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看它究竟是发表在什么期刊上面。越高质量的研究就越不可能发表在一般的期刊上,与其在一般的期刊上找金子,不如一开始就把目光锁定在高质量的期刊上面。

    此外,重点关注大牛团队出来的文章,学术水平越是高的学术大佬,越是对自己的产出内容特别重视,他们不会允许自己的团队送出去东拼西凑的灌水文章。

    重点阅读摘要和引言尾端,把握论文创新点

    摘要和引言是论文精华最浓缩的部分,作者通常会把论文里面的闪光点和创新点在摘要和引言里面就交代清楚。

    在获知了论文的创新点之后,接下来读文献时就应当围绕着这一点去重点阅读。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创新点,大多数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对象。

    一般在引言的最后一段,作者就会将论文不同于其他研究的部分重点阐述,这一段也通常被认作是论文的创新点的总结。

    摘要和引言的最后一段,是你在开始全文阅读之前首先需要重点阅读的部分。

    关注论文中歧值点

    笔者在给别人论文审稿时,通常会关注论文数据中的不寻常的部分。思考这部分不寻常部分究竟是因为试验方法的问题,还是作者的疏忽,或者是理论的欠缺导致的。

    通常这部分歧值点,都代表着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这个不寻常的歧值点的出现是正常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点?能不能解释清楚这个点出现的原因?作者是怎么处理这个异常的?

    能不能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当你用这种吹毛求疵的执着去反问自己,你还愁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吗。

    寻找论文中逻辑断层

    如果你按照上面所述的方法来阅读论文,你会发现大多数的论文会有很清晰的逻辑主线,顺着这个逻辑主线走下去,作者会一步步给你介绍他的研究成果。

    但是,很多时候你按照他的思路读下去,会突然发现有一部分逻辑缺失了,或因为作者没考虑到这部分,也有可能因为作者考虑到了没有做,更有可能是作者想到了但是做不出来。

    这部分内容如果你深入下去探究,这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学术问题!

    注重论文原理性的讨论

    对于一个科学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对现有的原理性理论认知不够深入。对于一篇论文来说,其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一篇论文无论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其最终的落脚点都要到基础理论上面来,而往往一篇论文的缺陷和不足就是由于理论基础的不够完善导致。

    因此,在发现论文的缺陷的同时,应当归根溯源到其理论框架上来,思考能够对该理论框架有所改进或优化,这便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关注作者的升华总结

    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来说,必要的总结和后续展望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因为无论你对这篇文章吃的有多透彻,你都很难超过原作者的理解程度。所以原作者对于研究的反思,在于某种程度上对于类似研究的进展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这部分内容通常见于论文讨论部分的结尾,有很多做学术很认真的大牛会在这部分里面提出非常多掏心掏肺的学术观点,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提的要重点关注大牛团队的文章!

    多多和他人沟通交流

    古语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很多时候和同行之间的交流才能带来灵感的启发。读文献时切忌闭门造车,自己一个人非常容易造成思维误区,而且很容易陷入一个自己固有认知的循环里面。

    多多和其他人交流,尤其是学术水平比自己高的人交流,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发现新的问题。

    阅读文献的精髓

    搞清楚自己的目的

    挑选高质量的期刊

    重点阅读摘要和引言尾段,把握论文创新点

    关注论文中歧值点

    寻找论文中逻辑断层

    注重论文原理性的讨论

    关注作者的升华总结

    多多和他人沟通交流

    转自SCI发表辅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文献综述如何写?(万能模板+常用语)

    下一篇:SCI论文的图表设计技巧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