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杂交小麦在盐碱地实现籽粒麦草双高产

    阅读: 2022/8/3 11:25:56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189”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喜迎大丰收,实现了盐碱地杂交小麦籽粒、麦草双高产。经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亩产达690.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30%以上。麦草产量、品质较其他品种均有较大提高,农民每亩增收400余元。巴格阿瓦提乡紧靠沙漠,土地含盐量为0.4%,为中度盐化土,杂交小麦“京麦189”在当地示范成功,彰显了杂交小麦快速提升中低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巨大潜力。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盐碱地等中低产区增产提质的有效途径。二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是我国首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创制的杂交小麦品种具有耐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显著优势。2022年,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首批审定通过耐盐碱小麦品种4个,其中“京麦188”、“京麦189”、“京麦12”均来源于我院杂交小麦所,耐盐等级均为1级,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1.13%。截止目前,杂交小麦所选育并通过审定“京麦”系列杂交小麦品种15个,累计推广300余万亩,部分品种实现了中低产区多年多点大面积产量突破500公斤/亩水平,增产潜力达30%以上,创造了中低产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示范应用典型。

    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转自:植物科学最前沿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8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广东省农科院在甘薯镰刀菌根茎腐烂病病原菌Fusarium solani-melongenae的鉴定及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在PNAS发表研究论文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