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中科院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水稻花粉育性的新调控因子

    阅读: 2022/8/3 11:29:11

    作物花粉不育种质材料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花粉有结构复杂的细胞壁(主要由孢粉素组成,可分为花粉外壁与内壁),花粉壁赋予了花粉抗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也参与了花粉与柱头细胞的互作与信息交流,是决定花粉活性和功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发现多个影响孢粉素前体生物合成的基因,但所知道的调控因子非常有限。

    中科院植物所王台研究组与合作者发现水稻花粉表达的甲基化CpG位点结合蛋白家族成员PEM1是调控花粉外壁形成的重要调控因子。该基因功能缺失导致花粉外壁无定型加厚,乌氏体异常,进而导致花粉降解。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功能缺失引起转录抑制、信号转导和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显著增加,以及孢粉素前体角质和蜡质组分含量的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PEM1通过负调控一组基因的表达来调节花粉外壁的发育,可能是花粉发育的主调控因子。序列分析显示PEM1同源序列在单子叶植物中是保守的,暗示PEM1同源基因在其他单子叶植物花粉发育过程中有类的功能。

    该研究揭示了一个新的水稻花粉育性的主调控因子,为深入解析花粉外壁发育的调控网络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植物雄性育性的遗传操作提供了新的基因元件。

    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在The Plant Journal期刊上。植物所博士毕业生宋允允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王台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突变体由种康院士研究组惠赠。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先导专项和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111/tpj.15887

    来源:植物所

    转自:植物科学最前沿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6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院士团队在PNAS发表研究论文

    下一篇:十八年磨一剑,西北农林在Cell发表论文,在小麦感条锈病机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