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经验之谈】名列前茅的拒稿原因大盘点

    阅读: 2024/5/10 9:28:11

    提到拒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文章的结果不好,需要补实验等等,其实不然。据统计,因文章的结果/科学内容因素被拒稿的文章只占40%,而60%被拒稿的文章是与期刊选择和写作相关的。今天笔者根据多位主编的的访谈为大家列举了这60%居高因素中最重要的几点:

    1. The paper was submitted to the wrong journal (投错刊)

    投错期刊是造成拒稿的第一原因。因此,投稿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标期刊的scope。一篇与期刊领域契合的稿件通常会顺利被送审,而不适合的期刊通常在编辑草草看过摘要以后就被打回。投稿前要在期刊选择上多下功夫研究。

    2. Heavy notion and dense material that slows readers down (正文部分插入了太多阻碍阅读的信息)

    期刊编辑每天要处理海量稿件,若文章没有在最短的时间打动编辑,很可能面临直接拒稿的命运。因此,我们要清楚简明的阐述结果,一些实验细节,讨论,繁琐的语言不应出现在文章最核心的结果部分 (或是最开头的前言部分),因为这些信息会妨碍阅读,使读者很难快速get到文章的关键信息,而放弃想要进一步了解内容的欲望。

    3. The article is way too long (文章太长)

    与上述原因类似,太长的文章很容易让人在阅读时感觉到疲累。因此,在将结果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尽量用简要的语言。

    4. Being vague about the goals and methods (研究目标及所用方法不明)

    摘要与前言能否准确传达“研究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若期刊编辑在读过摘要和前言的前半部分后,仍无法理解文章的研究目标/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拒稿的几率是很大的。因此,摘要和前言值得我们好好撰写,站在读者的角度反复推敲。此外,比较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材料与方法”部分,很多文章因为在方法部分缺失了关键信息而被拒稿。因此,“材料与方法”部分并非是所有部分中最不重要的,应给予足够重视。

    那么,哪些因素会增加文章被送审和接收的概率呢?

    1. 高质量的图表

    这里我们说的不仅仅是图片的分辨率,而是能直观、准确反映出结果的图表。好的图表让读者不需阅读正文文字就能理解结果。高质量的图表会第一时间吸引编辑和审稿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2. Novelty (创新性)

    文章的创新性要在引言部分就体现出来。在交代清楚研究目的的前提下,结合已发表文献体现本研究对该领域贡献了哪些新的知识。

    3. 有条理的叙事结构

    叙事简明扼要、行文逻辑具条理性。

    4. 引人入胜的前言

    清楚的交代领域研究现状、背景知识、本文研究目标。若能凸显文章的创新型更佳。建议在前言的最开头就引出本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5. 好的英文表达

    用最简明的语言撰写文章,确保全文无障碍通读,无赘述,无语法错误和歧义表达。短小、精悍、易读的文章更容易获得编辑和审稿人的青睐。

    转自艾朗编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投稿状态全解析:一篇文章弄明白所有状态!

    下一篇:二次引用文献的真相:为什么不被允许?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