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深度剖析SCI被拒

    阅读: 2024/5/14 17:55:58

    一、没有引用行业领域内关键参考文献

    01引用数量

    一篇研究性学术文章,很多期刊要求研究性文章引文数量少于60条,有一些是少于30条。为了更好地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与领域内的主要研究进行关联,在引用某些主要研究成果的同时,应将本领域内的主要综述性文章进行引用。

    02引用文章年限

    有很多文章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基本上都是10年以前的文章,对近年的成果没有引用。在这种情况下,评审专家可能会认为该报道的研究领域过旧,没有创新性,这样也有可能直接导致拒稿。关于这方面,有些期刊明确要求引用参考文献的50%必须为近3年的文章。

    二、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实验步骤的描述

    任何人的实验结果都是基于实验步骤正确的前提。如果实验步骤不对,研究结果最“漂亮”,也是不“成立”的。

    很多人在写作时,常常习惯重视结论的描述和构思,对实验研究步骤的描述草草了事。由于实验研究步骤不清晰或不严谨,导致文章的结果令人不够信服。

    这样的稿件审稿的结果将会导致直接被拒或要求返修。

    三、实验结果的过度“加工”

    研究文章之所以能够发表,是因为作者的研究结果中存在很多以前没有做过或者发现过的现象或者发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实验研究都能够得到好的结果。也因此,很多人为了文章能够“发表”,在研究结果中进行过度“加工”。

    第一种类型:直接修改研究结果。通过修改,所有的实验结果都非常的漂亮,以达到骗过审稿人。

    第二种类型:直接应用他人的研究结果。有时候,作者没有做出好的结果,但是,发现他人的研究领域与自己相似,也因此直接将他人的研究结果占为“己有”。或者将他人的英文成果修改为其他语言发表,或者将其他语言的文章修改为英文文章发表。

    第三种类型:“挑选”结果。在一个实验结果中,存在部分为阳性结果,部分为阴性结果。为了能够发表,只说阳性或者只说阴性部分结果。很显然上述三种情况如果被发现,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四、研究结果分析不深入

    文章只描述实验发现,而不证明的发现是可靠的,也不足以说明该发现对该领域是否有重要意义。

    有些文章研究结果写的非常不错,但是,就写作风格和描述像是做实验报告,而不是研究文章。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被认为理论深度不足而拒稿。

    通常情况下,一篇好的文章,讨论部分应该占到文章的三分之一篇幅。

    五、SCI文章内容符合期刊的创办宗旨

    不同的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不同的读者群体,想要保证文章的见刊率就既要满足该杂志的读者需求,又要满足办刊宗旨。

    所以在文章投稿前要仔细分析文章写作内容的大致方向属于哪方面,是否和所投期刊的宗旨是一致的。

    如果内容不符合期刊要求,将会被直接拒稿。

    转自CrossrefCheck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9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投稿之前查重如何保证准确性?

    下一篇:如何区分一般过去时和完成时的使用?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