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论文构图方案毫无头绪该如何破局?

    阅读: 2024/5/27 14:57:34

    构图作为科研绘图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其优劣直接影响了整张图片想要呈现科研信息的最终效果。那么,我们在构图时究竟要考虑到哪些因素才能更完美的呈现数据信息?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解析一下科研图构图必备的四大考虑因素:构图目的、结构安排、配色方案、清晰呈现。

    01

    构图目的

    即图片想要呈现的科研内容、数据有哪些?这些内容、数据将给读者传递一些什么信息?针对不同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图表和构图形式。通常我们想要通过一幅图来对读者或审稿人解释研究的过程及方法、进行数据的对比、显示研究变化等。依据这些我们来选择具体的图表类型:流程图、图表、信息图表、插图、甘特图、时间轴、平行集或桑基图等。

    02

    结构安排

    在选定了图表形式后,下一步是设计一个更佳的呈现结构。比如,人的视线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因此内容呈现的顺序也一定要符合大众的这个阅读习惯。当然有时内容汇聚,会把重点放在中间。此时为了突出中间内容,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放大、增加一些汇聚线的排列或者选用特别的色彩。看看你的图是否符合这个规律。如果不符合这个规律会让人有一时的阅读障碍,不知从何看起。

    科研构图的最佳结构

    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环形

    确保最重要的数据是设计的焦点

    删除或调整过多的数据和文本

    确保文本易于阅读

    减少粗线的对比度

    删除重复元素

    删除阴影

    03

    配色方案

    彩图,用好了是加分项,用不好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图片配色不显得杂乱冲突呢?我们需要掌握好以下几个大的配色要点:

    同一篇文章的图片颜色要注意色调的整体性,不宜出现特别鲜明刺眼的颜色(尤其是荧光绿 XD)。

    同一张图片色系最好统一,看起来会更加协调。

    同一个指标在全篇图片中最好都使用同一个颜色贯彻始终。

    一般用红色表示上调,绿色/蓝色表示下调。

    可以用渐变色来表示程度,颜色越深越多,颜色越浅越少,能够使数据显示更加直观。

    04

    清晰呈现

    科研图片最终目标是让观众清楚地理解研究的主要观点。通常在构图阶段,我们可能会在大脑中构思出好几版方案来呈现我们想要的效果,但是如何去验证哪版方案是最合适的呢?不外乎两点:

    第一,当抛开文本只看图表时,图表是否能显示想要传递的科研思路or主要观点?如果不能,我们就需要考虑更改数据可视化设计,以便更清晰的传递思路。

    第二,仔细检查图片上是否会有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元素?例如不必要的重复元素、边界框、多余线条、重复文本、较为花哨的配色,冗杂且不必要的特效(阴影、发光、变形等),如果站在读者角度觉得这些东西分散了较大注意力,使读者无法专注于想要呈现的科研内容本身,那么就必须将其尽快移除。

    转自麦德辑学术编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3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为什么被拒稿后马上转投其他期刊,居然也能被判定“一稿多投”?

    下一篇:在Reject边缘疯狂拯救,高质量科研绘图究竟如何炼成的?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