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研究生/本科论文的写作流程和技巧汇总

    阅读: 2024/5/29 18:05:14

    学术论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一种载体形式,是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达科研成果的一种手段,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

    主要是为了阐述研究成果或进展,记录前人尚未报道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的资料,这些报告或记载对经济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撰写学术论文是考察本科生、研究生的才华和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术论文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等。

    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大体可分为:拟定提纲;写作初稿;实施论证;修改论文与论文定稿5个环节。按照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不同,学术论文写作形式和格式也有所不同。但其写作规律或写作过程基本相同,见图1。

    一、准备材料

    学术论文是作者对于学术成果认识上的总结和提高,是作者对学术的主题内容认识论上的升华。

    因此,学术论文开始写作前和写作时应有充分的写作准备。学术论文写作准备有材料准备和思维准备两方面。

    选题确定之前,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明确在本学科中过去已经进行的研究与成果;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以便弄清现阶段的研究程度、尚未解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查阅有关的报刊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与年鉴等工具书以及制作文献目录卡片。卡片内容包含作者、标题、杂志名、页码。对于单行本,要包含出版单位,报纸包含发行的年月日。

    二、拟定提纲

    1、提纲的作用

    提纲是论文的前期形态和简化形式。

    编写提纲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作者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是作者借助文字符号使思路系统化、定型化的过程,是把论文格局形态化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中心突出、层次井然、疏密适宜、结构严谨的论文框架体系;为论文的写作和修改提供依据与参照,会更清楚地意识到行文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找到修改的恰当方法。因此,必须在分析研究材料、认真构思基础上编写提纲。

    2、提纲的要求

    提纲的内容主题和材料是论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是论文的形式。为了表现主题,展示思想,必须合理安排内容结构。

    提纲要根据主题需要,勾勒出文章结构的大块图样,并把材料分配到文章的各个部分(图2)。提纲拟写要项目齐全,能初步构成文章的轮廓,尽量写得详细。

    内容的详略。从内容要求出发,论文提纲有详细与简略之分,两种提纲的采用,既和论文涉及内容的范围、复杂程度和篇幅长短有关,也和作者的喜好、习惯相关,作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去选择,一般说来,论文的提纲宜详不宜简。

    3、提纲的方式

    从提纲的格式来看常见的提纲编写方式有3种(图3):纵贯式、并列式、递进式。

    从提纲的内容来看标题式提纲常见的编写方式有2种:

    (1)标题式提纲:标题式提纲是以简短的语句或词组构成的标题形式,扼要地提示论文要点,编排论文目次。这种写法简洁、扼要,便于短时间记忆,是应用最为普遍的写法。

    (2)提要式提纲:提要式(中心句)提纲,是把提纲中每一内容的要点用一句或几句话概括,对论文全部内容作粗线条的描述。提纲里的每一句子都是正文里某一个段落的基础。

    总的来说,提纲的写法有定则,也无定则,应根据论文的学科特点、复杂程度和个人的写作习惯来确定。

    拟定提纲的意义在于启发作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写作时既要遵循提纲,又不要过分受提纲的束缚,要边写边思考,不断开拓思路,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对于初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生,由于驾驭材料的能力和熟练程度不高,应尽可能编写内容详细一点的提纲。

    三、论文初稿

    1、初稿写作的作用

    初稿的写作是论文形成过程中最艰苦阶段。它既是对论文内容精雕细琢的过程,又是作者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初稿的目的是要把所有想写的内容全部表达出来,对全部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类。

    从初稿的写作过程中还可及时发现前期研究工作有无不足或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初稿写作是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

    2、初稿写作的方法

    严格顺序法。严格顺序法是论文一般的和最常用的写法,即作者按照研究课题的内容结构,根据一定的顺序,如论文的结构顺序或研究内容顺序等逐一展开论述。

    分段写作法分。段写作法指作者从最先考虑成熟的内容开始动笔,先完成此段内容的写作,其余内容在考虑成熟或进一步研究后再行写作。

    全文写完后,再进行前后对照检查,使前后文风格保持一致,层次间衔接紧凑、自然,避免冗余。

    重点写作法。重点写作法指从论文的核心章节开始写作。若作者对论文的主要论点及论据已经明确,但一气呵成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则可采用重点写作法。

    以上关于初稿写作的方法,并不是对任何作者都适用,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法和方式可能不同,论文构思、写作习惯、风格自然不同,因此,不可能用几个简单的模式要求每一位作者都去遵循。

    一般的论文写作方式也只有通过作者的具体实践,并与作者自身思维方式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好的写作效果。

    3、初稿的注意事项项

    初稿内容要尽量充分。初稿篇幅一般长于成稿。初稿丰富了删改较易,而漏项补遗或再加深入则相对较难。

    行文要符合论文规范。论点、论据、论证等内容应项目齐全、纲目分明、逻辑清楚、详略得当。初稿中的符号、单位、图、表、公式的书写符合规范要求。

    成熟见解顺利地表达。初稿发现论点上的问题要及时改动,而其它的小地方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则先不必花精力去修改。

    书面应写得干净清楚不可粗制滥造、马虎从事。观点、语法、文字均应认真,防止差错的发生。

    4、实施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或反驳谬论的推理形式和思维过程(图4)。从逻辑学上讲,论证是用一个或几个真实命题来确定另一个命题真实性的逻辑形式。

    这是写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引用其它已知为真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形式。论证过程是论文的核心,论证是否有力关系着论文的成败。

    论证的要求:

    (1)论点和论据相统一

    论点和论据的统一是对学术论文进行论证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论点和论据紧密结合,得出的结论才会有足够的说服力;

    (2)步骤分明逻辑严谨

    学术论文的论证逻辑性相当强,一要考虑论证顺序,周密安排,这种安排要把握所论问题的内部层次间的联系,从中寻找论证的突破点;二要符合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按一定顺序由浅人深地进行论证;

    (3)抓内部层次间联系

    了解事物本身所含矛盾间的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抓住具有稳定性的特殊矛盾,在安排论证时,突出这种特殊矛盾,从事物间的对立统一中找到内在的规律性,论证的过程便容易安排了;

    (4)由浅人深善于推理

    人们认识问题一般都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抓住了这一轨迹,论证时可以逐层深入,最后推出论点也就水到渠成了。此外,要注意运用逻辑思维,使论证环环相扣,使条理变得清晰也就顺理成章了。

    保持论点和结论的一致性是做到层次清晰的前提。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个思维对象必须保持内容统一,所用概念、判断都必须保持其自身内容的确定性,不能任意改变。论题如果随意变换,前后不呼应,文章层次清楚就无从谈起。

    论证的原则:

    论证本身有一定的规律,要遵守一定的法则,否则就会导致错误,使整篇论文的写作前功尽弃,论点难以成立。

    学术论文追求科学的逻辑力量,而科学的逻辑力量必须依赖充分的论证来体现。有的论文,观点也新,论据也不少,然而却没有说服力,原因就是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论证不充分。

    论证时要坚持以下原则:忌论点不明;忌偷换论点;忌论据虚假;忌循环论证;忌草率论证。论证过程就是推理过程,论点必须从逻辑推理中获得,论据应是论点的充足理由。

    当然,论证还要遵循辩证逻辑的推理规则,按辩证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和研究事物的矛盾及发展,切不可草率从事,匆忙下结论。

    论证的结构:

    论证的基本结构模式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一解决问题(结论)。重点是本论部分,可分为:并列结构式、递进结构式、综合结构式。

    这几种基本的本论论证方式,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究竟采用哪种好,还需要作者依据内容和对论证技巧的熟悉程度来决定。

    转自本科硕士论文百川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5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硕士毕业论文附录里用了别人的量表怎么降重?

    下一篇:研究生/本科论文选题与框架指导!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