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5/30 16:34:32
1.1 题名与层次标题
1.1.1 题名
题名,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一个好的题名,常会使文章增色添辉,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如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因此,在写作时应考虑用言简意赅的20字以内的词语组合为宜.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常见的问题如下:
1)题目大、内容少和题目小、内容多。这主要是没有把握好文题关系.对于前一种,或根据内容重新给题,或根据题目充实内容;对于后一种,应把握好与题目无多大关系的略写或不写。
2)随意设置副标题。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设副标题,仅在靠正标题无法完全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加设。同时要注意避免副标题大于主标题。
3)连用同义、近义词。如“××分析研究”,“××研究探讨”。“分析、研究、探讨”为近义词,题名中保留其一即可。
4)拔高文章层次。有的文章只是一般的论述分析,谈不上研究,但作者往往喜欢冠上“研究”二字作为题目,这就很不恰当地拔高了文章的层次,因此“研究”一词应当删去。
1.1.2 层次标题
科技论文层次划分的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不少作者仍在沿用中文数字表示法。
层次划分的章条层次可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点,末尾一级不加。层次分级以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它的正确位置是各级章条顶格书写。层次标题中,最好不用标点符号,实在删不下去的,可采用空格方法断开。
1.2 作者署名与摘要
1.2.1 作者署名
对于论文作者,除在题名下方署名外,还应在首页地脚处(下方)对文章的主要作者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从事什么研究.便于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论文责任人。
一、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应用中文撰写,字数一般要在1万字以上(本科论文正文不少于5000字),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准确、真实、可靠,结论明确。
(二)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同时,一般要翻译1万印刷字符(或译出2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必须是完整的文章),内容要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一起装订)。
(三)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一般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篇;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可参照以上要求,根据专业特点及本院的毕业论文(设计)撰写。
二、毕业论文(设计)编写格式
(一)毕业论文(设计)章、节、条的编写格式
1.理工科类示例 1…、1.1…、1.1.1…;
2.文科类示例 一、…、(一)…、1. …。
(二) 毕业论文(设计)的构成
1.前置部分
(1)封面
封面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封面包括内容
a.题名和副题名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
题名语意末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其它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申或说明者。
b.学院
c.专业
d.班级
e.学生姓名
f.导师姓名
g.毕业论文(设计)提交日期(指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日期)。
(2)毕业论文(设计)摘要
a.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毕业论文(设计)要有中文摘要和与之对应的外文(英文)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应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毕业论文(设计)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b.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在250实词左右。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毕业论文(设计)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毕业论文(设计)选取3至5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外文(英文)摘要后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首字符大写)。
(4)目录
目录由毕业论文(设计)的章、节、条、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2.主体部分
(1)格式
主体部分的编写,一般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
每一章(或部分)必须另页起。
毕业论文(设计)中每一章、节、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统一,层次清楚。
(2)序号
a.毕业论文(设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封面不编入页码,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由论文主体部分开始作为第1页,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中下方,便于识别。
b.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连续排序号。序号可就全篇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篇幅较长的论文可以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1、图2.1;表2、表2.3;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
(3)引言(绪论)
引言(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研究范围和目的;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研究成果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毕业论文(设计)为了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有关历史回顾和对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以及对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计算方法、数据处理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流程图及说明,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的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引用他人工作必须标明出处,合乎逻辑,层次分明。
(5)结论
毕业论文(设计)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的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留待解决的问题等。
(6)参考文献
按文中出现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可列于参考文献表的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会议论文集和学位论文等。作者引用的图书、期刊等名称要完整、清楚,不提倡缩写,其著录格式分别如下:
a.图书:[顺序编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书名(第*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b.期刊:[顺序编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称.期刊名称,年号,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c.会议论文集:[顺序编号]作者(3人以内全部写上,3人以上只写3人再加等或et al). 文章名称(英文用I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d.学位论文:[顺序编号]作者. 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7)致谢
原则上应对下列各方致谢:
指导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导师、协助导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个人或组织(教研室、实验室等);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数据、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它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8)附录
附录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顺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5]等。
下列内容可作为附录编于毕业论文(设计)后
a.作者简介及其它相关数据;
b.为了整篇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c.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d.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e.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f.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解、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均另起一页。
转自百川MBA论文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下一篇:研究生毕业论文如何做交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