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共同一作的价值是什么?

    阅读: 2024/6/24 17:57:10

    近几年,越来越多不同的领域都在各种“相亲”,寻找合作机会,而且各种基金、期刊编辑、评审也都买账,所以“共同一作”就火起来了。

    然而合作一时爽,到了发文章的时候才发现这背后还有一个火葬场,那就是各位作者的贡献是如何认定的,尤其是第一/通讯作者,那可是无(ni)限(zheng)风(wo)光(qiang)的位置。

    这里,小e一口气来回答2个问题:共一是什么?共一的价值是什么?

    共一是什么?

    我国学术期刊署名方式,通常只认顺位排序第一的作者,即“第一作者”。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则按其贡献程度降序排名,即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即使两个名字并列摆放,也默认前者是一作。后来借鉴国外期刊的做法(尤其是SCI),允许多名作者担当“共同第一作者”,再加上通讯作者这种相当于邀请权威人士来作质量担保的引入。于是“共一、共通”就诞生了。

    当两名作者的贡献确实相当时,本着严谨客观的科研态度和对参与成员劳动成果的尊重,这种设计不可谓不合理,有的高IF期刊甚至允许4~5名第一作者。但随着而来也就产生了问题。

    nature某已发表论文

    共一的价值是什么?

    这个就要视情况而定了,一般规律是越重要的时刻、场合,共一含金量越低。

    求学阶段

    硕博评奖及毕业,以“共一”身份发表的论文相对认可度较高。无论是评奖评优、还是毕业要求,一般院校都是认可的。

    求职阶段

    顺利毕业后求职高校、科研院所,以“共一”身份展现成果的简历材料,基本能够被认可,但含金量已明显下降。要争夺重点机构、重点岗位时,已无法确保你在竞争者中建立优势。

    晋升阶段

    涉及职称评定时,“共一”的作用大幅削弱,因为高级职称科研成果的“纯度”也是非常重要指标。在评审规则中,有些顶尖高校人事处给出的明确要求是,第一作者只认可1个人,意思是“共一”完全无效。

    还有些单位按照SCI分级,只认可A5B4C3D2范围内的“共一”。普通重点高校则常常会设置权重系数来判定加分多少,以此控制“共一”泛滥的情况,也就是很残酷的“有几个共一,你的成果价值就剩几分之一”。

    最后,叮嘱一下,署名需谨慎!

    如果是多人合作完成,又确定自己是最高贡献度,那绝不可轻易把一作拱手让人。导师可以出现在通讯作者的位置,这点无须担忧。但如果合作伙伴确实对文章有直接贡献,那也得给个“共一”意思意思,实事求是嘛。

    转自意得辑Editage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在研究生论文写作中最常用到的16种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下一篇:SCI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的有什么?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