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7/10 18:15:11
近几年,越来越多不同的领域都在各种“相亲”,寻找合作机会,而且各种基金、期刊编辑、评审也都买账,所以“共同一作”就火起来了。
1、共一是什么?
我国学术期刊署名方式,通常只认顺位排序第一的作者,即“第一作者”。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则按其贡献程度降序排名,即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即使两个名字并列摆放,也默认前者是一作。后来借鉴国外期刊的做法,允许多名作者担当“共同第一作者”。于是“共一”就诞生了。
当两名作者的贡献确实相当时,本着严谨客观的科研态度和对参与成员劳动成果的尊重,这种设计不可谓不合理,有的高IF期刊甚至允许4~5名第一作者。
2、共一的价值是什么?
越重要的时刻、场合,共一含金量越低:
还有些单位按照SCI分级,只认可A5B4C3D2范围内的“共一”。普通重点高校则常常会设置权重系数来判定加分多少,以此控制“共一”泛滥的情况,也就是很残酷的“有几个共一,您的成果价值就剩几分之一”。
转自万方寰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