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研究生本科论文选题创新的三个技巧

    阅读: 2024/7/15 17:22:26

    毋庸置疑,创新性对于期刊论文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作者在追求论文创新的道路上存在误区。比如,一些人喜欢在论文前言中这样写:“纵观已有文献,关于……问题,目前尚没有人研究或者已有文献研究的比较少,因此本文要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刻意制造“我已经实现创新了”的假象。论文三要素包括问题、方法与结论。如果想要实现论文的创新,也主要是围绕这三个要素做出创新。比如,问题创新,方法创新,结论创新。不过,发现一个完全原创的新问题,概率是很低的。多数情况下,论文都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继续做拓展延伸。那么,论文写作如何实现“继承式创新”?这里为大家提供三个技巧。

    一、喜“新”念“旧”:老问题+新方法/新视角

    很多作者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老问题没有研究的必要性了,因为已经有太多人研究了,再怎么研究,也没什么新意了,写论文时也直接绕过“老问题”。事实上,我们可以换种思路,即使用新方法/新视角研究老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找出旧方法/旧视角存在的问题,验证原有的结论,确保结论更加准确,而且可以达到丰富原有结论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老问题+新方法/新视角”实现论文创新,这种写法也是有条件的。众所周知,随着认知态度的不断更新、新知识的推动以及实践的发展,之前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可能不再满足学界的需要,这就需要作者转变思路,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另外,并不是说所有的老问题都有继续研究的必要性。已经成定论的问题、经过了无数次实验的问题,就不需要我们继续去研究了,也就不适用“老问题+新方法/新视角”。比如,牛顿第一定律等科学理论、光的折射等实验定律等等。

    什么样的老问题值得用新方法/新视角去继续研究呢?第一类,历史性问题。随着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人们对问题阐释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需要作者使用更新的视角对传统资源进行阐释,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第二类,历久弥新类问题。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延伸,学者数量不断增加,文献数量也不断增多,某些老问题历久弥新,支撑该问题继续研究的相关数据资料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作者们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去分析之前的老问题,从而验证、丰富原有的结论。

    (一)历史性问题

    以《“愚公移山”寓言在现代中国的阐释与运用(1936-1976)》为例,作者在前言中提到“在风云多边的近代中国,‘愚公移山’有着多重面相”。虽然之前也有学者对其展开探讨,但是因其含义丰富且时代的迅速变迁,学界并未道尽其深刻内涵。比如,田兆元等学者研究“民族精神与愚公移山”的关系问题,但是淡化了中国现代革命这一时代背景,且史料基础较为单薄;于海兵借用“愚公移山”来研究民国时期的“人生观”,并未将愚公移山放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背景下。其次,作者也提到“之前的学者多着眼于经典文本,没能从社会史角度关注‘愚公移山’的阐释、传播和利用”基于此,作者采用了“老问题+新视角”,将“愚公移山”放置在现代中国革命的脉络中,考察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如何阐释和运用“愚公移山”这个历史资源,并展开一个传统资源现代意义的生成和流变,丰富并更新了原有结论。

    转自在职硕士论文辅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27)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研究生论文摘要和引言的写法

    下一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常见问题及答辩技巧策略汇总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