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何写好经济学论文?

    阅读: 2024/7/17 14:11:44

    1、发现一个好问题

    尽管有不少的文章谈到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但是恐怕没有谁会否认应该从这里起步。学术研究总是从对一个问题感兴趣开始的,所以能否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基本决定了论文的质量了。现代经济学被认为是解释世界的科学,而不是改造世界的科学。因此,同学们不要立足于为解决问题而写论文,即便想解决问题,也要从分析问题入手。绕来绕去反正都离不开“问题”。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呢?我把问题的来源归纳为四种途径:一是真实世界,二是大众传媒,三是与人沟通,四是阅读文献。前面两种途径是通过现象来发现问题,而后面两种途径则通常是从问题到问题。

    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现问题可能是最主要的途径,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对真实世界的感悟。因此,只要你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多到企业或者市场里去逛逛,就有发现问题的机会。我们常说学经济学需要有“经济学感觉”,我理解,除了指能够理解数学模型背后的经济涵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将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相对接。比如,你在外地叫出租车时可能会发现,司机问乘客,是愿意打表还是一口价(固定费用),这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下的类型甄别问题(screening)。

    中国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校又很少安排学生去“体验”市场经济,因此通常没有多少机会去企业和市场。一个替代的办法就是借助大众传媒,比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这些传媒通常有很多内容是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而且通常是比较典型的现象或者是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我的经验是,对于这些经济类的报道,你不必完全相信他们的分析,但是可以关注他们说的现象,然后用自己的理论和头脑来分析。大众传媒放送给你的经济报道,你可以视之为“案例”。因为我从来不看电视,所以只能谈谈其他几种我认为容易使你发现问题的媒体。我愿意推荐的经济类报纸是《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这些财经类报纸时效性强、内容新颖,而且资深记者的报道通常有一定的深度。杂志相对于报纸而言,可能更彻底、更有深度,较好的中文杂志(不是学术期刊)比如《财经》以及财新网下属的《中国改革》和《新世纪》等。至于网络,那就比较多了,我认为不错的财经类网站有新浪财经、搜狐财经以及FT中文网、华尔街中文网等新兴媒体。

    这两种途径都是试图从现象中发现问题。那么,哪些经济现象通常是有价值的现象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标准。标准之一,一种新的现象,比如当时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当前的混合所有制、互联网金融,这种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界关注。标准之二,与现有理论相悖的现象,比如传统理论认为“分成租佃”是不合理的,但是它却在台湾广泛存在并具有较好的经济绩效[注1]。这种“推翻”现有理论的现象也是经济学家求之不得的好素材。标准之三,与现行经济政策相悖的现象。比如,屡禁不止的温州地下“钱庄”。既然“野火烧不尽”,那么必定有其存在的经济原因,探讨这种原因可以为制订新的政策或解释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依据。标准之四,两种相互矛盾但同时存在的现象。比如同样是车牌配置,为什么上海实行拍卖,广州一半拍卖一半抽签,而北京全部抽签?寻找其中的约束条件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从而理解政策或制度的内生选择。

    发现问题的第三种途径是与人沟通,比如和学者对话,听著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跟经济类记者侃大山。与上述人对话,可以获得许多你难以获得的信息,帮助你打开通往真实经济世界的大门。同等重要的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就使你直接接触了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

    最后一种途径是阅读文献。如果以上三种途径都暂时无法帮助你找到一个问题,那么我建议你找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然后阅读该领域内的专业文献。读文献不是盲目地读,而是有顺序、有选择地读。比如你对合谋问题感兴趣,可以先通过Google找到一篇最新的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然后找到这个领域最权威的综述(一般是发表在JEL杂志上),接着再看最重要的经典文献,这个顺序是倒过来的。当然,也有人主张先看经典论文,再看权威综述,最后才看工作论文,不过这需要有导师指点,否则比较容易迷失具体的研究方向。每翻看一篇论文,都可以根据文章后面提供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尽量找来并逐一阅读。

    2、提炼经济学问题

    假定你通过上述途径已经发现了一个自认为“好的”的问题,那么你离正式动笔仍然有一段距离。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做不到这点就说明你对于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还不清楚。譬如,你观察到出租车司机向乘客询问是打表还是一口价,那么你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租司机为什么要问乘客这样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问题。因此,你必须进一步用一句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你的问题。

    所谓的经济学问题,不是说提问中包含了经济学术语就是经济学问题,而是说提出的问题本身符合常用的经济学术语,同时这个问题遵守了经济学现有的学术传统。我要提醒读者的是,千万不要忽略这个过程,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过程而没有找到真正的经济学问题。比如,有同学说要研究“企业创新”问题。这个选题就太空泛,不够具体,无法研究。如果范围缩小为“研究中国大企业为什么不进行创新”如何呢?也未必合适。

    3、理论创新的三个方面

    在我看来,创新的论文应该符合“三新”。第一,你提出了新的观点吗?如果没有,那么你是否使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如果也没有,那么你是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一句话,你总得给读者一些新的东西。如果上述回答都是否,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文章价值就不大了——除非你纯粹想练笔或者满足你的发表欲。

    现在我们来继续前面的话题。如果你将自己的idea告诉学者和行家后,他们都表示不同意,那么你的结局就可能比较郁闷了。我建议你暂时将自己的想法压制一段时间,或者你也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工作。

    无论你的idea属于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你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即查阅相关文献。以前面出租车定价故事为例,实际上你明白自己提出的经济学问题属于信息经济学或者契约理论,那么你应该查阅这方面的文献,以验证你的idea。如果你确实发现理论上还没有人将信息甄别机制用于定价方式的话,那么你很能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思想!这样的话,你就初步实现了理论创新的第一个方面(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提出了新的观点。

    4、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阅读了参考文献之后,你终于可以动手写论文的第一稿了。按照西方主流学报的标准,经济学论文通常由下面几个部分构成。

    导论 这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即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认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某一现象,或者要澄清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又或者是质疑现有理论,等等。总之,在这第一步,作者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让读者相信你的问题“要么重要,要么有趣,要么两者都有”。第二步,如果研究的问题不是全新的问题,你需要花费一点笔墨综述别人的成果,指出现有研究有什么不足,继而才有写作本文的必要性。

    转自博硕本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综述类论文写作:如何寻找代表性文献?

    下一篇:MBA论文写作要求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