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7/19 9:38:06
有很多同学在开始发论文时没有头绪,不知道是应该先把论文完成之后再去逐个投稿,还是先定下合适的期刊,针对期刊的投稿偏好和投稿要求进行论文撰写和投稿。
这两种方法有各自的优劣,在发期刊论文时应该怎么去选择呢?
一
先选定期刊的优劣
01
先选刊的优点
很多作者是论文写完之后在网上搜索相关期刊的信息,这种“海选”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如果你是带着目的去寻找期刊,比如论文是要发在核心期刊上还是普通期刊上,根据使用论文的时间来决定是选择半月刊、月刊、双月刊还是季刊等,能在短时间内找到符合要求的期刊,然后根据期刊内的征稿要求来组织论文。
精准投稿,不会犯选择困难症,白白浪费时间,比如:选领域相同的期刊,会担心投稿难度太高,担心论文中不了;选口碑质量一般的期刊,担心论文作用不大;选综合型的期刊,又担心论文方向与期刊不匹配;直接在选定好的期刊上进行投稿,等待回复就可以了。
可以分析期刊的偏好
找到合适的期刊之后,还能对期刊近期已经出刊的论文进行分析,看看期刊每一期的发文量多不多?主要集中在哪个学科?已经发表的文章里面有哪些关键词?期刊分了几个版面和栏目,哪几个版面和栏目发文量比较多?期刊上发的文章作者身份、单位主要来自哪?收录的哪种文章类型,如定量、定性,比较多?
掌握了这些信息,自己在进行论文创作的时候方向会比较明确,同时还能避开期刊已经发表过的类似选题,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中稿率高
显而易见,在论文的质量好且内容符合期刊的收录范围的前提下,没有哪个期刊会拒绝一篇“量身定制”的论文,相比于其他“海投”的论文,精确投稿论文的通过率会更高。
02
先选刊的局限
由于论文写作具有针对性,如果你的论文没有被目标期刊录用,那么再转投其他的期刊时,就很有可能因为内容不符合期刊所偏好的类型而被拒绝,可能需要对论文大改才能再去投其他的期刊。
二
先写论文的优劣
先写论文的优点
如果是先选择写完论文之后在进行投稿,那么论文的选题范围会比较大,只要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选题即可,不用把思维困在某个期刊的收录范围内,对于作者来说可能会比较容易。
可选的期刊种类多
同理,由于论文的内容没有限制,在投稿的时候没有单一期刊的限制,只要是符合论文研究方向的期刊都可以尝试投递,如果论文的质量高,很有可能会被质量高的期刊收录。
02
先写论文的局限
投稿的时间久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期刊都是不允许“一稿多投”行为发生的,因此,每次投稿之后都需要等待编辑部的确切回复后才能再次进行投稿,有的编辑部回复时间比较长,在两到三个月;有的编辑部回复时间比较短,但是也需要两三周。
如果论文没有“一击必中”投到合适的期刊上,就需要另投期刊,而连续投两到三家期刊就需要半年左右,这个间隔是比较长的,如果论文有急用,可能来不及。
选题容易重复
论文的选题对于论文来说非常重要,编辑部审稿的第一眼看的就是论文的选题,如果你的论文选题或者类似的选题已经被其他人研究过且发表了,那么你的这篇文章的价值就不大了,被期刊收录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
三
选择建议
01
如果作者不是科研人,建议先选期刊,再写论文;要发学术论文的人很多,但是有一些人要么是抱着目的、要么是被迫才会发论文,对于他们来说,论文写得好不好,有没有科研价值,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论文在规定时间里能顺利发表即可。
如果是科研人,建议先完成论文,再选择期刊投稿;科研人员一般都是将手中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起点,在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一篇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不能针对期刊进行选题。
02
如果是要发普刊,建议先选期刊,再写论文;普刊对于论文的质量要求没有核心期刊那么高,只要论文质量过得去,格式也对,风格和期刊比较吻合,被录用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如果是需要发核心的期刊,则建议先把论文好好写,然后再投稿;核心期刊对论文质量和创新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有些期刊只接收课题类论文,而且为了期刊的专业性,收稿的范围也相对比较小。
四
写在最后
不管是先选择期刊,还是先选择写完论文,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能把论文发出去。
因此在选择的时候要先明白自己的需求,然后去选择合适自己的期刊。
转自中大保研ZDBY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关于期刊常识的详细科普
下一篇:SCI论文写作都是有固定套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