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7/25 11:02:49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当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然而,在实际撰写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引言的效果和质量。以下是引言撰写中的几个常见错误及其原因。
论文“引言”写作常见问题
01
对研究背景意义交待不清
缺乏清晰的研究目标,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前人研究,但没有明确指出这些研究与当前研究的关系,导致读者难以理解文章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引言中仅强调如何填补研究的缝隙,而忽略了研究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在阅读引言时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文章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02
文献偏罗列,欠评论总结
在阐述研究问题时,作者常常语言直白、过于简略,缺乏引人入胜的铺垫和背景故事。这样的表述方式容易让读者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为了显示研究的广泛性,作者在引言中罗列了大量的框架和理论,大量堆砌会反而使得主要研究问题变得模糊不清。过多的理论框架不仅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还会使研究重点变得不明确。
方法:应该保持引言简洁有力。引言应当突出重点,聚焦于主要研究问题和目的,避免不必要的理论堆砌。作者应当选择性地展示最重要和最相关的信息,以确保引言简洁明了。
03
不能激发读者兴趣
引言应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继续阅读。然而,许多作者未能做到这一点。
方法:作者需要在撰写引言时,花更多时间进行详细的文献综述,明确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案例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04
无法准确表达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许多作者在撰写引言时,未能深入挖掘现有文献,无法准确地识别和阐述研究的空白。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的欠缺使得读者难以理解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方法:作者需要强调研究的实际意义,解释研究成果可能带来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05
引言篇幅过长
一个好的引言应当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然而,许多作者在撰写引言时包含了过多的研究内容,导致篇幅过长,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疲倦。作者为了展示自己在该领域的广泛知识,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入过多的细节和背景信息,这反而削弱了引言的效果。
方法:在引言中清晰地陈述研究目标,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通过明确的研究目标,作者可以引导读者理解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从而提高引言的有效性。
06
目标设置过高
引言的另一个常见误区是作者在引言部分设置了过高的期望,但后续内容无法实现这些期望。这种情况常常表现为,作者在引言中极力夸大研究问题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但实际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却无法支撑这些陈述。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会对后续内容感到失望,认为作者不可信。
引言中对研究过程、假设、数据分析和讨论部分做了过高的承诺,导致读者在阅读后续部分时感到失望,认为作者不可信。这种引言和文章其余部分的不匹配会引发读者的反感,影响文章的整体评价。
07
夸大其词,没有做到实事求是
在引言部分应当实事求是地陈述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意义,不要夸大其词。作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读者的期望,以确保后续内容能够实现这些期望。
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和目标应当与后续内容保持一致,确保整篇论文逻辑连贯、内容一致。通过一致性的内容安排,作者可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性和可信度。
引言写作的注意事项
01
长度适中
引言的长度应当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情况下,引言的篇幅不应超过论文总篇幅的四分之一。过长的引言会导致“头重脚轻”,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失去兴趣,而过短的引言则可能无法充分解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02
不要与摘要混淆
引言和摘要虽然都在论文的前言部分,但其功能和内容有明显的区别。摘要是独立于正文的一部分,旨在简要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便于信息检索;而引言则是论文正文的一部分,主要用来引出和提出研究问题,解释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03
结构完整合理
一个完整的引言应当包括以下五个层次:
本领域学术研究概述:简要介绍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详细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研究必要性阐明:说明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指出知识空白和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点:具体描述研究的目标、采用的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研究评价和意义:对本项研究的可能贡献和意义进行简要评价,预期研究的应用前景。
引言写作的步骤
01
定位研究的细分领域
如果论文的研究领域相对宽泛,那么我们建议在论文引言中明确说明论文所属的具体细分领域。研究者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概括性陈述开始,逐渐过渡到细分领域的专业信息。这种方法由面到点,描绘出清晰的研究脉络,逻辑通顺且能帮助读者更高效地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
示例: 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研究并提高作物的适应性非常重要。根据已知的结论,玉米可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本研究从作物适应性中的抗旱性着手,探讨了基因X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
02
直奔主题 减少铺垫
不同于写小说,撰写研究论文时应当直奔重点,在开头就清晰明了地展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所有必要信息。如果把重要信息往后放,并不能达到“制造悬念”的效果,反而很容易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
示例:这项研究以靠近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三个村庄为样本,评估了扩大狂犬病疫苗接种率是否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结果发现,疫苗接种率每增加10%,死亡率就会下降3.4%。
03
阐释研究的重要性
为引起读者对论文的关注,我们建议研究者在引言中阐释研究的重要性。从说明该研究意图填补的空白入手,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和相关性。这样做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吸引他们进一步读下去。
示例:我们的研究发现,近十年的通货膨胀,令日本退休基金的购买力明显下降。鉴于日本人口的迅速老龄化,这一发现尤为令人担忧,突显了应对退休规划中所面临的财务挑战的紧迫性。
04
概述过往及当前的趋势
在撰写引言之前,研究者可以适当地描述该研究主题的历史进程。通过进行文献综述,并引出其他相关研究,突出该研究的关键突破所在2。这可以让论文的引言拥有更加清晰的背景,充分贴合上下文。
示例:在2013年,Jane等人的研究证明基因X在对鼻病毒的免疫反应中有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Thomas等人于2016年阐明,基因 X 通过抑制受体 Y 的表达来下调免疫反应。现在,我们的研究旨在确定靶向受体Y的拮抗剂可否恢复对鼻病毒的免疫反应。
以上就是4个经典的引言写作技巧。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并不容易,单是引言就大有讲究。当然,除引言之外,论文的其余部分也各有章法。
此外,研究者还要兼顾全文的连贯和统一性。这种对局部和整体的精准把控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写作基本功和较强的语言能力。
转自中大保研ZDBY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下一篇:论文署名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