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毕业论文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硕士毕业论文怎么写

    阅读: 2024/7/26 9:28:13

    一、关于选题

    选题作为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要求学者必须注意:一是题目要符合研究方向,不能超出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范围,二要注意选题的价值性,有开拓价值,三是要有现实意义,不可过度抽象;四要注意选题的可行性,不要追求大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者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应当在研究方向的范围内,根据可能掌握的资料,确定论文的题目。

    从过去的实践来看,有些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虽然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但是质量不高,这主要是因为选题不当,比如:随意超出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范围;选择不具备价值性的题目,以及抽象思辨而没有现实意义等。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又会犯“大题小作”的毛病,最终导致论文难以做好。因此,在选择论文题目时,应当结合所掌握的或可能掌握的资料,小题大作,拓宽加深内容,深入分析,避免面面俱到。

    二、关于开题

    开题是介于选题和写作之间的环节,这里需要耗费一段时间查阅文献。在确定题目之后,科研学者应该根据导师提供的一些主要文献,以及文献中所引证参考文献中查找更多的文献,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足够的资料。此外还需要重点查阅学术期刊,尤其是一些重要期刊,要认真精查精读,尽量把重点文章读完。同时,可以利用电脑进行网上查找,以补充资料。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要仔细研究别人的结论,以及研究方法是否有创新、是否可靠;二是要弄清别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要盲目追随,要能够举一反三、扬长避短。

    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

    1、国内外在本课题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与问题;

    2、本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3、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4、论文完成时间,等。在提交给指导小组进行讨论通过之前,有的导师建议先撰写一个研究综述,以此为基础,可以使开题报告写得更加实在、具体,同时也为拟定大纲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关于写作

    从广义上看,学位论文的构建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构建出一个详细的写作提纲。而其中,提纲必须经过指导老师的审阅和批准,才能够开始进行写作。对于提纲,首先必须构建出一个合理的题目,使之能够准确体现整篇文章的主旨。题目必需具体不能空洞,显眼不可普通,简练不可冗长,更需要注意思想的确定性,避免让读者产生误解。其次是论文的写作本身,此处,应做到慎之又慎,不可乱构,也不要随意行事,以免浪费精力,无益于论文的完成。

    正文写完后,还需要编写以下内容:1、论文的前言;2、论文的摘要;3、论文的目录。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及时修正按照提纲要求编制的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控制在3~5万字,用字要适度。

    (1)论文摘要应当以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论文的重点内容,而不是浓缩全文,也不能草草了事。摘要就像是把论文简要地展现给外界的“窗口”,因此应该认真对待,字斟句酌。最佳的方法是在完成全文以后再进行摘要的撰写,从而更加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要点。英文摘要目前常常被粗心对待,因部分人的英文水平较差,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因此,在写英文摘要时,不可简单地将中文摘要直接翻译,因为中西方文学习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必须摆脱中文的约束,直接用英文写作。此外,篇幅也可以稍微延长一些。

    (2)重要词汇。选取能够反映文章主要特征的单词或词组,这些词组应当简明扼要,易于理解,不能使用另行创造的词汇。最好列出的重要词汇数量不要过多,一般来说,3-4个即可。

    (3)注解。注解应精准、统一、符合标准。引用内容必须严格查实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就不能引用旧版本。引用内容格式也需遵守新闻出版署的规范。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编排非常重要,可以作为判断一篇论文质量的“窗口”。在编排参考文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只能列出自己已经读过的文献,而不能列出自己没有了解过的文献;其次,只能列出与自己文章有关的文献,而不能列出不相关的文献;最后,参考文献应按照分类,编排完善,酌情而定。

    (5)后记。本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中许多内容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授课教师和论文指导教师的肯定,我们也表示感谢。但是,也要保持合理的范围,避免溢美之词,避免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也写上去。

    论文的写作一般会经历大纲、初稿、定稿几个阶段,即使是有写作经验的学生也需要多次修改,才能达到高质量的论文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写作的进程不能过于草率,必须得到导师的审定方可进行打印。此外,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应该具备三“感”:理论感、现实感、历史感,即在内容上要深入理论,拥有历史渊源,能够回答提出的实际问题。而从逻辑上来说,要具备整体性、规范性、朴实性,从体系设计到文章表述,都要一丝不苟,不仅如此,文章形式也应该朴素无华,避免哗众取宠以及写些让读者难以理解的东西。

    四、关于答辩

    答辩:一个研究生获得学位的必经考验答辩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争取学位必须通过的环节,是一场由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以组织形式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体审查和评定的重要考验。它不仅考查学位论文是否合格,更是检验学生在该领域里获得的理论水平。因此,在答辩之前,应该认真准备发言提纲,把论文中值得突出的精华内容——尤其是有创造性的部分——概括出来,并熟记发言的内容,不要念稿子,只能把稿子作为发言时的“备忘录”。

    在答辩中,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应该认真做好记录,解答需要回答的几个重点问题,要归纳总结,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言,不可长篇大论、虎头蛇尾,也不可偏离主题、答非所问,同时要谦虚,禁忌把自己想象中的知识强加给别人。撰写论文,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同样要有一种良好的学风,特别强调: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学术事务,不可轻易调整和妥协。

    1、学贵有恒。恒即恒心,是持志的一种表达,在学习的道路上,可能会有中途而废和功成业就的两种可能性。对于这一问题,孔子曾经说过:“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就意味着学习者的恒心,可以决定是达到目标还是放弃,因此,我们应当发扬有恒的精神,锲而不舍。

    2、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治学必须注重精确。董仲舒曾经提出了一个有名的论断:“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一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成。”这样一来,我们在学习和从事研究时就需要注重集中精力,着力点、深入研究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3、求学必须勤奋。一切学习都需要上好心态,勤奋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作为一个学生,我们要牢记韩愈所著《进学解》中关于勤奋的提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即是,学习要认真负责,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培养品德,都应自觉努力,不断提高,一刻不停歇。这些思想,至今仍然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总而言之,如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优良的学风,就一定能够撰写出质量上乘的学位论文。

    转自民参军在线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2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论文摘要怎么写

    下一篇:硕士论文写不出来怎么办?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