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毕业论文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研究生毕业论文口语化应该如何改进?

    阅读: 2024/7/26 11:39:12

    严谨、缜密是从事科学研究以及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但其实我们发现在很多同学的学术语言口语化问题都非常严重,出现在各种正规的学术场合,不单单是论文写作,在学术汇报交流过程中也一样存在。

    本来以为这种问题会比较常出现在刚入学的研究生同学中。但事实上,很多度过了三年、已经在写毕业论文的同学的口语化问题仍然很严重。

    首先,这里说的口语化问题不是指你没有用专业术语。而是在讨论语言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最显著的一个原因是,大家在接触学术论文之前,已经接触了20多年的口语会话。长年累月的表达习惯会促使你更习惯于用口语词块来表达。

    特别是在文献阅读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去学习学术表达习惯。所以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就会没有有意识地去避免这个问题。英文写作的口语化问题是同样的,20多年你接受的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注重口语形式的大量输入。这种输入开始于你从幼儿时期的英语口语学习。

    那么学术写作口语化问题改如何改善?如何避免在论文写作中过于口语化?Conrad和Biber[1]认为含有动词和人称代词的词块更倾向于发生在对话中,而学术论文则倾向于使用含有名词和介词短语的词块。

    你可以通过多阅读学术论文的方式来增加学术词块的输入量,包括中、英文。尽可能地多地掌握具有学术文体特征的词块结构类型,扩充词汇量。其次,有意识地在平时进行学术交流和写作地过程中区分词块的语体特征。

    1.连接词。中文发表论文的撰写中,连接词的用法(及使用范围)和英语几乎一致,一般要求同一段2个独立句间或2个有逻辑连接的自然段间需要使用连接词表明逻辑连接。

    常用连接词(短语)分5类(非权威,自己经验)

    承接:如“其次”“与此同时”“如前所述”等,忌用“然后”“接下来”“而且”等;

    因果:如“因此”“这表明”“结果表明”“由此可知”等,忌用“所以”“意味着”等;

    转折:如“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与之不同(的是)”等,忌用“但是”等;

    补充: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等,忌用“另外”“还有”等;

    总结:如“综上所述”,“上述分析表明”等,忌用“总的来说”“一言概括”等

    2.(人称)代词。中英一致,一般规则为尽量回避第一人称,不使用第二人称,多重定语时慎用代词,忌连续使用代词,易引发误解。

    第一人称:写过的都知道,很多时候第一人称无法回避,此时使用“笔者”“本研究团队”“本课题”“本研究”,忌用“我(们)”;

    其他人称:可使用“某某等(直呼其名)”“其”等,忌用“他(们)”、“你(们)”“此人”等;

    非人称代词:可使用“其”“该研究”“该处理”等,忌用“这个”“它们”等;

    3.其他句中小词(暂时归不了类,非语言学专业,请谅解)。

    这里只能罗列一些自己能想起的,如果还有机会再补充吧。格式为“口语—书面语”对应。

    比如—如;也—亦;而且—且;说到XX—就XX而言;也就是说——也即;

    4. 奇葩潜规则

    (1)多个元素的罗列时,最后两个元素间必须以“及”连接

    举例:本课题组成员均无存款、机动车、住宅 及 配偶。

    (2)多个元素的罗列时,即使已罗列完,也必须加上“等”字

    举例:本课题组成员均无存款、机动车、住宅 及 配偶 等 4项基本生存要素。

    (3)忌用绝对词(“主要”“之一”滥用)

    举例:配偶是 最 主要 的基本生存要素 之一。暂时就这样吧,再找机会补充。

    转自本硕毕业论文通关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6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研究生论文开题答辩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一篇:如何写好研究生毕业论文?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