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SCI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SCI论文写作的雷区及修改技巧

    阅读: 2024/7/30 17:47:00

    SCI论文与晋升息息相关,是很多科研工作者投身到SCI论文写作的重要原因。但是,SCI论文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能顺利发表SCI论文,作者写论文一定要避免这四种情况!

    1、以摘要代替前言

    摘要动辄几百个字,充斥着各种实验方法和数据。有些作者特别喜欢罗列数字,让人看得头晕眼花。而到了正文的前言部分,反倒惜墨如金,几十个字了事。这样的前言作为摘要的背景部分还差不多。多数期刊要求摘要限制在250个单词以内,作者必须以最简洁的语句阐明论文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而前言则应回顾研究背景,提出问题或假说。很多中文作者对此没有理解,只是简单的说明研究目的,而对研究背景和问题不加理会。

    2、滥用缩写而不予介绍

    有些作者似乎以多用缩写为荣,以此来显示论文的高水平。而且使用了缩写也不予以介绍其全称,让读者去猜。其实应该尽量减少缩写的使用。特别是不要自己创造新的缩写,除非的确非常有必要。

    3、结果部分不是结果

    一些初入科学殿堂的作者,好不容易做出些结果,敝帚自珍。几乎把论文的结果部分写成了实验记录,囊括了细胞培养照片、质粒酶切电泳,甚至固定动物的架子。其实这些“结果”并不是实验数据,而只是中间过程。

    4、讨论空洞无物

    讨论部分很多作者常见的问题是,要么重复前言,要么重复结果。总之就是不给你讨论。讨论部分应该把本研究的结果与他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异同并加以探讨说明。临床研究特别要注意是否有limitation,并进行充分讨论。

    在避免写作雷区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篇SCI论文的修改技巧。

    1、语言字句反复推敲,不浮于文字表面

    论文初稿完成后,反复推敲几遍,找出其中的问题,包括语法、语言表达用词的问题,然后逐一修改。古代一些诗人写作读文,总是反复吟唱,一直改到顺口为止。写诗如此,作文亦如此。

    2、采用热改法与冷改法轮替

    热改法,论文初稿完成后,趁热打铁,可以立即进行润色修改。但由于作者处于写作兴奋状态,对需要删改的部分不易看出,很难割爱。但是,热改是有必要的,文章初成,印象鲜明,改动当及时。初稿完成后,放上一段时间再修改是为冷改法。头脑过了写作兴奋期,逐渐变得冷静,之前的偏爱和固执己见也淡薄了,重读初稿,就容易摆脱原来固定思路的束缚。在这之前作者可以再度阅读有关资料和思索有关问题,使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更新,那么,再去读初稿就容易发现不妥当、不完善之处,通过增删,完善文章。

    3、与人交流分析

    SCI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虚心请教他人帮助修改的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一个人写文章,难免有考虑不够周详,文章完成后请别人来浏览,听取别人的有价值的建议,而后有针对性的修改,通篇再把握分析一番,使SCI论文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

    4、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

    SCI论文修改工作,一般多是在原稿上进行,这就要求原作者此尽量保持整洁,修改什么内容,如何去修改,在书面上必须有清楚的表现。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是避免这种缺点的重要方法。

    转自英辑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2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一篇好的SCI论文翻译需要做到哪几点

    下一篇:SCI修改回复的原则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