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何保持高效的论文写作与发表!

    阅读: 2024/8/2 14:07:08

    判科研人员能力的标准,并预测着他们未来的成功之路。在论文的产生与消费中,有多方人士参与其中,然而,每一方都有他们自己的目的和偏好:编辑希望你的论文意义重大;审稿人需要判断文章的结论是否证据确凿;读者则希望能快速理解主旨,以决定是否深入研读文章细节。对于作者自身而言,则是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广泛的受众传递文章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说服专家认同研究成果。为了实现所有的目标,你需要将文章在多个方面都组织得尽善尽美 —— 从句子、段落、章节到相关材料。

    对于更加广泛的科学事业来说,清楚明确的交流也不可或缺,因为 “概念迁移” 成为了交叉学科发展的阻碍。特别是在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过程中,产生了庞大的、高度互联的次级学科网络。随着研究人员愈加专业化,强化概念间的联系变得愈加重要,但也愈发困难。跨学科的交流仅能建立在文章具有可读、可信、可记忆的基础之上。

    因此,我们给出了十种简单的规则来规划论文结构。

    第一条规则: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要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中。

    第二条规则:为那些不清楚你工作的有血有肉的人们写作。

    第三条规则:坚持背景-内容-结论(CCC)的结构组合。

    第四条规则:优化你的逻辑流:避免曲折,使用平行叙述。

    第五条规则:在摘要中讲述完整故事。

    第六条规则:在介绍中解释清楚为什么这篇论文至关重要。

    第七条规则:用多个逻辑相关的陈述句(可辅以图表)给出支持论文中心思想的结果

    第八条规则:讨论空缺如何被填补,说明诠释中的限制及同领域的相关性

    第九条规则:将时间分配到重要的部分:标题、摘要、图表和提纲

    第十条规则:获取反馈,然后简化、重新使用、再次构造这个故事

    转自闻刊科研1V1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2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论文投稿“初审过程和拒稿原因”?

    下一篇:SCI 的 Discussion 该如何写?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