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审稿人的一些意见不能接受怎么办?

    阅读: 2024/8/8 15:03:20

    在学术出版过程中,审稿是确保研究质量、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环节。然而,有时候审稿人提出的意见可能让我们感到难以接受。这篇文章将探讨当我们面对不能接受的审稿意见时应如何应对。

    审稿人提出了一些无关的问题:

    在遇到这类审稿意见时,相信每位作者都是很无语的,明明文章对审稿人所提出的问题有所阐述,而外审专家却认为文章并没有明确指出或说明。说白了,外审专家为了快速完成审稿任务,粗糙简略地完成审稿意见的撰写,尤其是在没有详读文章的情况下。在这种情景下,针对相关审稿意见,作者可直接引用文章的相关内容阐述,予以回应审稿人,并在返修说明回执中详细说明相关内容的具体位置。

    审稿人对文章某类观点、方法论的谨慎性提出常规性质疑:

    这类审稿意见,应该是外审阶段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一是观点类意见,外审专家可能会针对某类观点来提意见,认为文章的观点表述不明了,理论基础不够详实,观点需引用有关资料文献;二是方法类意见,外审专家可能会针对某类方法来提意见,认为文章的引用方法运用不够严谨,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其他类似的常规质疑!针对这类审稿意见,有关观点类意见,作者可以直接寻找和添加相关权威文献资料,予以夯实说明,让相关内容观点更加清晰明了,故事阅读起来更加流畅、深刻和理解,并在相关修改意见说明下披露引用的文献资料;有关方法类意见,作者可以运用各种手段方法,予以说服和解决审稿人的意见,譬如:有关内生性问题,作者可以采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安慰剂法、DID方法。

    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中带有强烈的个人或者学术偏见:

    遇到这类审稿意见,笔者认为这是作者的不幸!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类审稿人专业性不强,有明显的情绪化审稿,而且还有学术偏见,这将使得他们所提的意见不够专业,不够理性。在这种情况下,这类审稿意见会使得作者无法正常地摸透审稿人真实意图、偏好。形象地说,回复外审专家,犹如一场审稿人与作者之间观点方法的博弈!

    在学术出版领域,审稿和被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作为研究者,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研究工作。同时,作为审稿人,我们也应该以更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研究者的观点和方法,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共同努力和相互尊重,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健康、公正、开放的学术环境,为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自抟文学术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为什么职称论文会无效?

    下一篇:审稿时间超过了3个月要怎么办?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