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8/22 10:56:46
期末到了。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教研组,都要组织教师进行期末反思。
反思会上,教师到底交流些什么?反思中,教师到底能获得些什么?如果让反思流于形式,那么教学反思会就成让人反感的无聊聚会。
反思的方案很多,教师专业的反思,可以借助这张图,获得启发。
让反思既能够总结自己一个学期教学经验,又能够对即将来临的新学年有所启发,反思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01
其一:反思本学期的每次执教,自己是否有明晰的学习目标
目标犹如屋顶,为整个学习“遮风挡雨”,功能自然极为重要,是一次学习的终点,也是这次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协同合作后,所能够得着的最高处。目标设定是否清晰,对目标的理解是否到位,在执教过程中是否有因循目标去教学,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不断进步,这是反思的要点之一。
有时候,越是重要,越容易陷入盲区,被忽略。读者可以在阅读到此时思考:我有做过类似的反思么?我重视学习目标么?单元导读页面,我有细致解读么?
02
其二:反思本学期的每次执教,自己是否有坚定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就像房屋的地基。理念越坚实,地基越牢固,房屋存在越持久。
以语文学科为例:持续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不断提升语言文字在运用中的思维能力、尽力打开认知层面,让学习面对真实生活。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的“核心素养”学习新理念,也是教师在反思时,需要做好的“填平补齐”的工作。即日常教学中,我们忽视了什么,薄弱在哪一块,反思中要对下学期做出规划,进行弥补。
例如新课标提倡“跨学科学习”“整本书阅读”这两个拓展型任务群,在一个学期中,是否没有被执行?时代来临,是否拘泥于对语文单一学科的固执教学?是否还在压制学生犹如机器一样,不断写写写,读读读,对积累的认识是否还停留在背多少课文,写多少字,且强势宣称这就是教学?如果是,需要反思。
对教学基本观念的反思,是新课标时代,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所召唤的,是教师反思中应有的组成部分。
03
其三:反思本学期的每次执教,自己是否组织和合宜的实践活动
教学实践,犹如房屋的墙面材料,也像构成房屋的各个部分。
在本学期中,究竟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上一节课,是否还是枯燥、呆板地生硬灌输?是否还以为学生静悄悄地填单子就是学习?是否还觉得组织学生热热闹闹地“摆龙门阵”就是合作?为了学习目标而调整的学习活动,应该是变化多端且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房屋就好看,住起来也舒服。
最关键的是:教学中,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理念有多先进,而是要让学生喜欢,要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人,不会天生讨厌什么。但人会因为参与后而讨厌什么。但愿不要有学生因为你的无知与固执,讨厌语文。所以,我们要反思。
04
其四:反思本学期的每次执教,自己是否形成可以坚守的教学原则
在反思中,最深刻,也是最隐秘的,就是教学原则。如同房屋的框架,你是否拥有教学原则?是否在教学中坚守了这一原则?就如同建造房屋时,你是否为其提供了久远的支撑?显而易见,反思中少不了的是“为了长远”的规划与坚守。
执教一个学期,不是“打零工”,松散尝试。每一节课,可以看作是为了探寻教学规律而迈动的脚步。教学一个学期,如果通过实践和改良获得一定的执教模板,找到一定的促进学生成长的规律,转化为自己的教学主张与教学原则,那是幸运的。对这些主张、原则的认识,可以让学生通过你的教学,特别是通过你长期坚守的原则,发现语文学习的美妙与秘诀。
找到规律,坚守原则,调整这一原则,做好漏洞补丁,让下学期的教学更加优质。反思教学原则,让教学的价值更大,让教学更能够长远、持续发展。
学期末的教学反思,让我们通过这张图,做的更理性,更专业,对即将到来的新学年更多启发。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反思中获得提升。
转自语文榕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下一篇:借助“文字云图”,理解课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