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课题基金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国家社科基金,选题4大误区剖析!

    阅读: 2024/8/23 10:48:04

    申报社科课题是社科研究人员最基础的基本功,是做科研事业的第一步工作,这一步是就像一个人学走路一样,一定要大胆地学,否则就不会走路。因此,学会如何申报科研课题至关重要。今天学姐就说说大家问的比较多的社科基金选题怎么写?

    选题和立论容易忽略的四大误区

    本质上是两个问题上的两个极端导向

    ?误区一

    为了申报课题,放弃自己一贯的研究兴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跟风”,为什么这种方式会是一种误区呢?原因就在于申报者为了“跟风”而放弃了自己长期积累、跟别人相比形成优势的地方,不要“只闻窗外事,丢了圣贤书”。

    ?误区二

    过分固守自己研究兴趣而不顾国家社科的。

    这与上一条刚好是同一问题方向相反的极端表现,相当于“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

    ?误区三

    完全“立足现实”,无视学术前沿。

    这类申报者只能看到现象,无法看到本质;只见皮,不见肉;只具有实习记者的记录能力,没有优秀学者的归纳能力。因此,这类选题肯定无法立项。

    ?误区四

    完全脱离现实,迷信西方理论。

    目前中国的学术研究和大学学科建制,完全来源于西方。现代中国放弃了传统中国的书院制,几乎完全继承了西方的学科体系和学科话语。西方学术体系确实具有强烈的学术魅力,导致很多同行沉迷于西方理论不可自拔,忘记了中国的现实与孕育西方理论的西方现实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

    例如,复旦大学的吴晓明教授一再强调中国没有“市民社会”,这意味着西方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一系列现代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思想和学术在中国缺乏现实基础。又例如,北京大学朱苏力教授就是牢牢地抓住了“不能光看着西方,而是要去找中国自己法制的本土资源”这一点,其法学名著《法制及其本土资源》才会成为经典。

    选题是成败的关键

    研读课题指南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题尽量与指南紧扣起来。

    题目不要过大、过长。申报课题不要追热门题目而扎堆,避免形成较强研究力量“大撞车”。选题时要考虑所选的相关题目资料占有是否充分,课题组成员前期研究是否有实力、有基础,研究队伍构成是否符合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非本所长的题目不要申报。处理好“自定”题目与“指南题目”的关系。选题不一定原原本本照抄“指南”的题目,可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所熟悉的领域缩小一些范围,可以将“指南”的题目化解为申请者要做的题目,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有的评委看不懂,可以写一两句话指出是根据哪一类题目或范围演化而来。

    二是突出地方、民族、学科特点。

    课题指南覆盖26个学科,题目上千,如何在茫茫题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这就需要突出我们的特点,我们有什么特点?所谓特点就包括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或优长学科。以广西为例,经济、社会、文化、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能从中找到适合的选题,申报命中率就会高一些。从多年来年,广西申报课题命中率最高的是民族类课题。从所申报的课题来看,1984~2007年申报立项的9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8个是与“民族”有关的,当然不一定在“民族问题”学科申报,有的是在社会学学科申报,如《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库区矿区和谐社会研究》;有的是中国历史,如2007年申报立项的《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从这两个课题看,地方性――库区矿区、南海丝绸之路,在广西、在西南是比较有特点的;民族性——西南民族地区有全国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种类和人口,地域广阔,中国――东盟跨境民族经济文化丰富多彩;优长学科――研究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中国-东盟壮泰族群,这些领域我们在全国是处于比较优长的。

    三是考虑课题组成员的前期成果。

    选题要考虑好所申报的选题有没有前期成果,这个也很重要,有前期成果,评委容易通过,如果没有前期成果,论证再好,评委担心你花费的时间太多,一两年拿不出成果来。所以这个也要考虑好。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前期成果怎么办?这就需要组合好课题组成员,找一些有过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同事、老师,甚至是院外的老师来合作,借助他的成果来增强课题前期成果的份量。这种申报课题、组合课题组成员的本身,也是向同事、向老师学习的过程。

    四是选题要有时代感。

    所谓时代感就是紧跟课题指南、紧跟党中央和国家最新重大部署、紧跟国际最新动态来选题。一句话,选题要与时俱进,跟上国内外形势,不能落后于形势。

    五是贴近理论前沿。

    即跟踪学术前沿,这方面的选题比较有价值,因而容易入围。如指南这两年突出“南海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生态文明”都是前沿的理论问题。

    六是选题要有全国性意义。

    不能只有本地区意义,或局部意义。当然类似西南地区的范围也是可以的,只有具有全国、大局的,一般容易立项。

    七是与自己研究领域紧密相关。

    最好从自己研究的大领域中派生出来若干个子课题作为选题,使自己在这个领域中做它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领军学者。

    转自研硕论文社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8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题好一半文:论文副标题写作锦囊

    下一篇:审稿人忠告:论文五条“隐性”学术失范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