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共同一作VS第一作者,哪一个含金量更高?

    阅读: 2024/8/26 14:27:14

    近几年,越来越多不同的领域都在各种“相亲”,寻找合作机会,而且各种基金、期刊编辑、评审也都买账,所以“共同一作”就火起来了。

    合作一时爽,到了发文章的时候才发现这背后还有一个火葬场。?各位作者的贡献如何认定?谁是一作?谁是通讯?

    1

    共同一作是什么?

    我国学术期刊署名方式,通常只认顺位排序第一的作者,即“第一作者”。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则按其贡献程度降序排名,即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即使两个名字并列摆放,也默认前者是一作。

    同等贡献太难衡量,所以大家一般默认第一位的比后面的贡献大一点。尤其是在中国的评价体系中,共同一作给人感觉就是一作,共同一作第二位就感觉不是第一作者了。

    那么共同第一第二位,在关键的时候可能无法派上足够的用场,比如找工作,提职称,申请奖项。

    2

    「共同一作的含金量高吗?」

    这个就要视情况而定了,一般规律是越重要的时刻、场合,共一含金量越低。

    1

    求学阶段

    硕博评奖及毕业,以“共一”身份发表的论文相对认可度较高。无论是评奖评优、还是毕业要求,一般院校都是认可的。

    2

    求职阶段

    顺利毕业后求职高校、科研院所,以“共一”身份展现成果的简历材料,基本能够被认可,但含金量已明显下降。要争夺重点机构、重点岗位时,已无法确保你在竞争者中建立优势。

    3

    晋升阶段

    涉及职称评定时,“共一”的作用大幅削弱,因为高级职称科研成果的“纯度”也是非常重要指标。在评审规则中,有些顶尖高校人事处给出的明确要求是,第一作者只认可1个人,意思是“共一”完全无效。

    如果是多人合作完成,又确定自己是最高贡献度,那绝不可轻易把一作拱手让人。导师可以出现在通讯作者的位置,这点无须担忧。但如果合作伙伴确实对文章有直接贡献,那也得给个“共一”意思意思,实事求是嘛。

    转自玖科医学选刊指南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3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轻松找到论文创新点攻略

    下一篇:盘点<知网、万方、维普>教师评职称必不认可的期刊!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