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课堂上,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4)

    阅读: 2024/8/30 11:19:04

    第一、课堂上讲解习题时,尽量脱离死板的模式,采用幽默的讲授方式。

    课堂上教师要经常评讲习题,但是,一般的讲解方式,学生往往表现冷淡,尤其是一些比较难的习题,学生们通常都没有太多的激情,甚至会听得昏昏欲睡。如果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能够适当地使用幽默的方式,那效果就肯定不一样了。

    例如,某老师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解答一道古老的题目:鸡兔同笼,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有多少。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笔算,有的心算……算不出来。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呢?鸡的两只脚和兔子的4只脚在捣乱,如果让兔和鸡的足数一样,那题目就容易解了。

    于是,教师下令:

    “全体兔子听令,立正,提起前面两足。”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

    “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有45个头,下面该有多少脚呢?”

    “45x2=90(只)。”学生们齐声回答。

    “和先前相比,少了多少只脚呢?”

    “少了26只。”

    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叫了起来。

    “这26只脚哪里去了呢?”

    “被听话的兔子们提起来了。”

    “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笼里有几只兔子了吧。”

    “有13只兔子!”学生们欢叫着。

    教师运用了拟人的幽默工具,把兔子拟人化,命令他们立正,提起前面两足。以幽默的方式,让那烦人的数学题目在活跃的、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变得那么有趣、明白。

    第二、运用幽默结束课堂教学,能引发学生们的想象,启迪学生们的思维,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长篇章回小说里,大家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句话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幽默,可是有一次,有一位老师讲课正好讲到精彩处,下课铃响了,而学生正在兴头上,纷纷建议:“讲下去!讲下去!”

    该老师欲讲不能,欲罢不忍,不讲则前功尽弃,要讲又拖了堂,真是进退维谷。怎么办?

    结果,该老师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后立即下课。

    结果,学生“哇!”的一声之后,便笑着报以热烈的掌声。

    该老师运用了活用小说文句的幽默工具。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有一石二鸟之功:既将本节课的精彩延伸到下一节课,可谓余味无穷;又巧妙地结束本课,做到戛然而止。

    转自陈锡的锡言锡语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3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提高教学质量竟然是悄悄做这五件事

    下一篇:跨学科主题学习(二)坚守儿童立场,智慧选择学习主题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