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及其引用方法

    阅读: 2024/9/2 9:21:08

    零次文献、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及其引用方法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具体来说,文献是将知识和信息通过文字、符号、图像或音频等形式记录在某种物质载体上的组合体。

    根据文献传递知识和信息的质和量,以及加工的层次不同,我们通常将文献分为四个等级: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一、零次文献

    零次文献也称灰色文献,是指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文献,主要包括两类:

    ①一次文献形成之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的内容,通常以“你说我听”的口头交谈形式存在,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非文献型情报信息;

    ②尚未公开发布的原始文献或未正式出版的各类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以及一些只能在内部使用、无法通过正式渠道订购的书刊资料。

    零次文献通常通过口头交流、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方式获取,能够减少一般公开文献从信息形成到传播之间所花费的时间。

    二、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也称原始文献,是首次呈现新科学发现的文献。这类文献是作者基于自己的科研成果或经验总结,撰写的原始论文或其他形式的文献成果,通常报道新技术、新知识、新发明或新创造。无论是论文、手稿、印刷品、声像制品还是复本,只要是首次呈现的,都被视为一次文献。

    三、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也叫检索工具,是基于一次文献或来源于一次文献的资料。二次文献通过将分散且无序的一次文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浓缩、整理和组织,形成目录、索引、文摘和题录等。这类文献能够全面、系统地报道某个学科、专业或专题的一次文献,为读者了解该领域的进展和概况,并提供查找一次文献的便利。

    之所以称为“二次文献”,是因为这类文献的内容往往由那些没有直接参与或不了解该主题的人撰写。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也属于二次文献的一种。

    四、三次文献

    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也叫三级文献,是在大量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编写而成的系统性的整理和论述。通常是将分散的零次、一次和二次文献,按照专题或知识分类进行综合分析和加工后形成高度浓缩的文献信息,三次文献不仅是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还可以作为检索文献信息的工具。

    常见的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评论、评述、研究进展、动态等,这些文献通过评论和综述现有成果,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五、文献的引用规则

    在了解以上知识后,我们总结可以得出:

    一次文献是原始的研究成果,二次文献提供了检索的路径,三次文献则是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从一次文献到三次文献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广泛到精炼、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系统化的过程,也反映了科技文献资源逐步走向有序的层次结构。

    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注意:

    ①一般来说,一次文献不能引用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二次文献可以引用一次文献或其他来源的二次文献。

    因为,原始文献经过第三人的表述之后,不可能与原来的意思一模一样,

    ②我们平时所写的学术论文属于典型的一次文献,在写论文时应尽量引用一次文献,例如其他研究论文、专题论文和书籍等。

    例如,你在A文献中读到了下图中的内容:作者通过“中国10%左右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曾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过,其中超过一半在之后流入企业”这一他人的研究数据,得出“在人工智能人才难求的现实情境下,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才还不断被企业和科技巨头以绝对的高薪延揽”。

    如果你要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这些数据,则不应引用A文献,而应引用首次报告这些数据的原始文献B;

    如果你在论文中既引用A文献的观点又引用这些数据,则应当同时引用A文献和B文献。

    转自笃实核心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63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如何利用知网找到高质量文献?

    下一篇:英文论文的润色,容易出现这些错误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