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毕业论文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全面解析,含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写作模版

    阅读: 2024/9/4 10:06:31

    对研究生来说,写毕业大论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持续时间长、要求高、难度大。

    近几年,大论文盲审要统一提交至教育部平台,不仅意味着盲审要求提高,还表明盲审送审数量增加,直接导致研究生通过盲审的难度直线上升。因此,写好毕业大论文是能否顺利毕业的重中之重。

    本期内容为大家准备了大论文写作纯干货,一文帮你解决大论文写作难题(强烈建议先收藏)。

    一、写作心理建设

    写论文,我知道你真的不想写,因为写作是一项创造性、输出性的活动,有反感心理是非常正常的。要想顺利完成毕业大论文这项大工程,突破自己的心理关是第一步。我建议大家每天设立写作目标,逼自己硬着头皮写,就是写的像shit,也要写够目标字数,只有写出来初稿才能改,而改论文你就没有这么抵触了。

    写作过程中,尤其是初稿写作过程中,明确告诉自己我的写的就是垃圾,不要对自己有任何要求,更不要回头看,就把自己当成写作机器,就是写!写!写!提高自己的站位和格局,不要纠结语句、语法对不对,只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即可。

    二、写作方法

    写论文一定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由框架到细节、由粗到细,经过多次完善、打磨而形成的。所以说,最科学的写作方法就是搭框架、分区域,把写论文当成做填空题。写论文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分割论文、模板化写作、模块化生产。

    一般来讲,大论文包括摘要、绪论、XX理论研究、XX试验研究、XX数值研究,结论等部分。在写论文时,先搭框架,再砌筑砖块。首先要明确,全文分哪几个章节?每章节要讲什么?可参考类似主题的论文直接模仿(模仿是最快的学习方法!)。有模板可参考,你内心很容易接受。

    三、写作模版

    l总述

    一般来讲,工科硕士论文的主体内容应该在3-4章,建议字数3万+,应当有一个及以上创新点;而博士需要5-6章,建议字数7万+,应当有三个及以上创新点。这里说的创新点指的是比较硬的创新点,在物理机制上有一定新发现、新突破或者在工程领域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提出了工程中某问题的新的分析方法等。

    要是没有一条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点,都是平平无奇的内容,那么博士论文的话必然被毙,硕士运气好的话可能会通过盲审。但是随着大论文评审越来越严,被毙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论文主体+第一章绪论+最后一章结论,即构成了大论文整体。完全可以按照本文给出的大论文框架开展论文写作。以下是具体内容:

    l第一章 绪 论

    绪论这部分虽然在开头,但是其实是在主体章节完成之后最后写的。

    绪论非常重要,重要性体现下以下2个方面:

    1.介绍工程大背景,在大背景中突出工程中现存的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凸显选题的重要意义。只有选题有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才有意义。

    2.与主体章节中开展的研究进行呼应。对应于研究工作的主体内容,分方面介绍论文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现存问题与不足,以及给工程带来什么样的现实困难。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论文中的研究工作把相关问题解决了。

    1.1 研究背景

    从工程大背景开始讲,引出与本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重要工程难题,篇幅在5页左右即可。可分以下小节展开:

    1.1.1 XX发展现状:整个行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规模

    1.1.2 XX工程主要类型介绍

    1.1.3 XX工程特征:需要深入到本文研究对象的机制层面介绍

    1.1.4 工程设计要求:介绍相关规范的设计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XX1 研究:第一个创新点主要内容的研究现状介绍。千万不要记流水账,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分类,写法可参考:

    XX et al.,(2020),XX et al.(2021)和李XX等(2022)对该问题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XX。但是他们的试验中均未考虑XX因素影响,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判。 XX et al.,(2020),XX et al.(2021)和李XX等(2022)对该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过程分别采用了XX,XX,XX模型。模拟结果表明XX。这些数值模拟分析都基于XX假定,该假定的合理性目前仍存在争议,因此,模拟结果信服力不强。 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XX问题的分析基本采用了试验的方法,如XX et al.,(2020),XX et al.(2021)和李XX等(2022)。

    1.2.2 XX2 研究:第二个创新点主要内容的研究现状介绍。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本文研究目标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主要问题与不足。

    (1)在XX问题的研究方面,缺乏XX,对XX影响规律的认识尚不清楚。工程中缺少XX评价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有诸多不便。

    (2)在XX问题的研究方面,XXX 针对以上问题与不足,本文的研究目标如下: 1)揭示XX机制,研究XX因素对XX的影响,针对XX问题创新性提出便于工程应用的XX方法;2)建立XX模型与工程评价方法,该模型能够实现XX,为工程XX设计等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学位论文包括XX和XX的研究,共包含X个章节,如图XX所示。

    论文框架图/技术路线图

    第1章:首先介绍了XX工程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阐明了XX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XX等工程设计方法。

    第2章:系统开展了XX试验研究,包括XX和XX。通过XX试验,研究揭示了XX内在物理机制。基于试验数据构建了XX模型/方法,方便工程设计中XX的确定。

    第3章:针对XX,构建了XX数值模型并开展了一系列数值分析。基于XX理论构建了XX模型,可考虑XX等现实因素,解决了现有数值模型中XX难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XXX。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该加强XX的设计。

    第4章:针对XX,提出了XX工程设计分析方法,为XX工程设计提供支撑。

    第5章:总结归纳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请务必高度重视,审稿专家必然仔细看)

    (1)首次开展了XX试验,考虑了XX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揭示了XX物理机制。基于试验结果构建了XX模型/方法,解决了实际工程中XX难题。

    (2)

    l第2章 XX试验研究

    2.1 引言

    每一章均需要给出引言,大概介绍一下本章内容相关的研究背景和主要挑战,并总结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篇幅在一页左右即可。

    本章中,通过XX设备创新开展了XX试验,试验采用XX方法,共开展XX试验XX组,XX试验XX组。试验的目的是XXX。

    2.2 XX试验

    2.2.1 试验基本情况介绍

    介绍试验设备、材料、步骤等基本情况。

    2.2.2 试验方案与结果

    2.2.3 XX现象物理机制分析

    2.3 考虑XX因素的XX试验

    2.4 考虑XX因素的XX试验

    2.5 本章小结

    每一章均需要进行小结,这样才方便审稿专家审稿,明确告诉他,本章工作有哪些结论?有哪些创新?如:

    本章系统开展了XX试验,包括XX和XX试验。通过XX试验,阐明了XX特性,解释了XX对XX影响的物理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XX试验中具有XX现象,基本规律是XX,该现象的基本物理机制是XXX。

    (2)在试验过程中,随着XX增大,XX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XX。

    (3)在试验过程中,XX和XX的演化规律呈现明显差异。对于XX,XX;对于XX,XX。

    l第3章 XX数值模拟研究

    3.1 引言

    针对XX问题,现有研究大都通过试验方法研究,存在XX,XX等问题,对XX过程中XX演化的内在机制不清楚。而数值模拟研究可以为试验结果提供XX,XX等内部信息,为解释内在物理机制提供有利支撑。本章针对XX问题,通过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一方面揭示了XX演化过程,另一方面,基于大量的数值计算结果,构建了可用于XX工程设计分析的数据库,为构建评估方法奠定基础。

    3.2 数值模拟软件与方法介绍

    3.3 数值模型参数与标定

    数值模拟最为重要,也是审稿人最为关注的就是模型参数的标定过程,参数有哪些?是如何确定的?具不具有信服力?参数是模型的基础,务必重视并讲清楚。

    3.4 XX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l第4章 XX工程设计方法

    4.1 引言

    简要介绍当下规范方法和其他文献中设计方法,阐明不足之处(可以适当与绪论重复),同时,介绍本章构建的新工程设计方法。

    4.2 XX工程设计方法理论基础

    4.3 XX工程方法构建过程

    4.5 XX工程设计方法验证

    新提出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证明你是对的,通过大佬的理论、试验、现场监测等手段证明新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4.6 本章小结

    l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本文结论

    对各个章的结论部分进行浓缩,只体现本文最具创新性的结论。

    本文聚焦于XX,针对XX,研究揭示了XX,提出了XX工程分析方法。第一章XX;第二章系统开展了XX试验;第三章XX数值研究;第四章构建了XX工程设计分析方法。总结全文,主要得到以下2个方面的结论:

    1. XX

    2. XX

    5.2 下一步工作建议

    简单提两三条即可,不必太实在,不要过于暴露本论文不足之处。多说“客套话”,不必纠结待开展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施难度,写了又不会真让你去做。

    l参考文献

    多引用国内外顶刊,近五年论文。

    要求1:参考文献质量

    期刊类:本领域主流期刊以上,不要放不入流普刊。

    学位论文类:985/211及行业特色院校的硕博论文,海外较知名高校硕博论文。

    发表年限:建议近五年及经典文献,占比达到80%以上。

    要求2:参考文献数量

    硕士论文引用文献数量:100篇以上。

    博士论文引用文献数量:200篇以上。

    要求3:参考文献格式

    按照国标要求进行整理——国标(GB/T 7714-2015)

    转自大师兄木水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6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

    下一篇:SCI刚投4天,状态就变成了Decision in Process,是不是意味着论文被拒了?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