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刘书林: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

    阅读: 2022/9/2 8:42:52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摘要)

    刊物:《求是》 杂志2015年第9期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起伏发展几十年,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西方“普世价值”为标准,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和否定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是一种颠覆性的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大众的眼里,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几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但是这一历史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眼里全是颠倒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从颠覆性的政治目的出发,提出否定革命、“告别革命”的主张,认为凡是革命就不好,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他们不顾历史事实,拼命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其本质用意在于制造思想混乱,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大众的眼里,新中国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70年的努力奋斗和建设,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断走向世界强国前列,不断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进步作用的历史。这段历史,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30年或者是之后的30多年,都是走向辉煌的实践探索。发展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已经展现在眼前。但是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眼里,这种历史全被颠倒了。他们否定指导新中国建设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甚至将其称为“极左教条”;采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歪曲和丑化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无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主流,其用意就是否定党的执政能力。

    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的表现,就是从否定斯大林开始,进而否定列宁,否定党的开国领袖,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教训极其深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企图让中国重蹈苏联覆辙。20世纪70年代末一股否定毛泽东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思潮就曾出现,当时就受到邓小平尖锐批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这方面有几个特点:完全从个人私利、个人恩怨出发来评判历史和领袖,不讲实事求是;以反历史的方法,苛求昔日领袖;完全不顾及亿万广大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的深厚情感。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否定领袖,否定我们党的政治品格。

    该文发表后,被中央有关部门编辑的以下专题文集收入:《正本清源观万象——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辨析》(求是杂志社编)、《怎样才能做到历史清醒》(学习出版社)、《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集》(红旗出版社)、《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论丛》(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春应邀为中宣部理论局主办的省、部级高级领导干部班做过以该文内容为主的讲座录像。

    刘书林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第一、二届主任、现任顾问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简介:刘书林,法学博士,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主持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精品教材奖、北京市德育先进个人奖。2000年主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建成教育部第一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持国家和教育部重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和主编著作18部。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奖励。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杰出人才”称号。2020年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同年获北京市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来源:公众号“清华文科”

    转自:“社科学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2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怎样完成自己的博士生涯?

    下一篇: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大好处 | 社论前沿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