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术会议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早期研究人员如何参加学术会议?

    阅读: 2024/9/6 15:26:25

    01

    为什么要参加学术会议?

    研究者们不能忽略学术会议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确参加学术会议的原因。学术会议的好处不限于以下几点:

    分享您的工作/成果(并获得反馈意见)

    更好地将您的工作与您所在的领域结合起来

    了解您所在领域的最新动态

    拜访合作者(或寻找新的合作者)

    与所在领域专家建立联系/寻找工作

    了解新领域

    02

    参加什么类型的学术会议?

    了解参加学术会议的必要性后,研究者们需要清楚参加哪些类型的学术会议有助于自己的科研成果。研究者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学术会议:

    您所在领域的传统/核心学术会议

    新成立的学术会议

    不同规模和形式的学术会议(大型/小型、同期会议)

    新领域的学术会议

    03

    如何获得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

    研究者们如果想获得参加会议的机会,可以通过撰写摘要。摘要的目的有两个,首先是让学术会议接受您的科研工作,为您提供此次展示机会,其次是吸引人们来观看您的演示(海报/演讲)。

    成功的摘要撰写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摘要是用于交流您的科研成果,类似于给观众讲故事

    摘要需要逻辑清晰、简明扼要

    摘要要保持读者的兴趣,为读者解释清楚

    摘要的撰写可遵循的一般公式:

    大

    目标:"____"之所以令人感兴趣,是因为"____";"所以呢?"

    挑战:实现大目标的障碍是什么?

    项目目标:针对其中一个挑战的小目标

    方法:如何实现项目目标

    结论和未来方向

    04

    如何筹备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会议之前,研究者们除了准备发言外,还可以进行如下准备:

    阅读、阅读、再阅读。

    尽所能了解参会领域的研究历史、知名学者、关键研究突破、研究挑战。至少要阅读开创性的综述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

    准备/练习 1 行和 3-5 分钟的 "电梯" 演讲,内容包括介绍你是谁,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你打算采取什么方法、你是做什么的?或 你正在做什么?。这些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调整。

    筹备会议工作都有助于向听众介绍你的研究工作,更加自信地回答问题,帮助研究者们更好地参与学术会议讨论。

    05

    如何准备演讲的内容?

    研究者们实际演讲的内容只是按照与摘要相同的逻辑顺序进行,但是包含更多细节。基本框架:

    在研究领域内的战略目标、挑战、项目目标、方法、结果、结论、未来方向

    致谢

    其次,考虑会议形式是否需要准备海报?海报是引导人们阅读,对您将要展示的研究成果有基本了解。

    06

    如何准备展示的内容?

    对于海报,请将海报分成 3 列(而不是行)。

    对于幻灯片,数量不要过多,可以按照每张幻灯片展示 1 分钟的参考。

    可以提前打印海报以供审阅/练习演讲,试着在同事/朋友面前模拟练习,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汇报,不要超时或者时间太短。

    07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会议时间?

    查看会议摘要手册(或应用程序),并为将参加的会议制定计划。

    08

    如何最大限如何获得更多研究信息?

    尽可能多参加学术会议。

    会议进行时仔细认真聆听讲座,参观海报展览,能帮助你更轻松地与其他与会者交流。

    讲座期间尽量不要工作/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相反,考虑使用 "老式" 纸质笔记(带笔记本!)。

    对会议内容进行思考并写下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可以让你在演讲时保持专注,尽可能将演讲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在会议后,这可能成为您和其他研究者交流的谈资。

    09

    如何与其他研究者进行互动?

    首先,通过友好/进行眼神交流,要点如下:

    通过对会议或对方工作的观察/提问来开始交谈

    用 "电梯" 演讲简要介绍自己

    不要害怕向对方索要名片或提供名片(请继续跟进)

    迅速与 LinkedIn 等网站上的人建立联系。

    其次,如果刚开始接触陌生人感到紧张,不要害怕,可以试着请同事介绍。或者,如果您看过他们的研究成果/作品/演讲,可以向他们提出相关问题,那么与新人接触就会容易得多。

    最后,如果您对某个领域完全陌生,不要害怕说出来。通常人们很乐意与新人讨论他们的领域。您表现得越自信、越积极,您的互动效果就会更好。

    不知道研究者们对本期参加学术会议的小技巧掌握多少?其实,研究者们参加学术会议有很多原因,通常也有几种会议类型可供选择。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和传统网络工具、提前阅读准备功课、了解自己的研究 "故事",并进行交流练习 (从摘要、"电梯" 演讲、实际演示等多方面)并且经常演练,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们在研究路上结实新的伙伴,还能够帮助大家发现更多学术研究的拓展空间。

    转自爱思唯尔Elsevier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6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一文读懂学术会议!附7个权威好用的网站

    下一篇:学术会议参会指南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