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SCI医学论文发表的技巧

    阅读: 2024/9/6 16:30:07

    对于SCI论文作者来说,在阅读文献时,建议大家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积累常用的句子、短语或单词。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写论文出现表达停顿时翻一翻笔记都是有作用的。那么,医学论文发表的技巧还有哪些呢?

    1、多读英文文献。论文阅读分精读与泛读。与论文写作或课题相关的论文要精读,精读也可分为多种,全文精读、段落精读等。泛读就是有侧重点的阅读,抓主要信息。

    平时多读文献一方面可以增强语感,重要的是读者可明确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任何一篇论文在发表前一定要做好论文定位(便于投稿),而准确定位必须熟悉研究进展。

    2、深究试验设计,力求严谨!现在国内很多同行动不动就把创新作为论文发表的首要条件。其实,很多精英都在做科研,短时间内创新谈何容易!再者,创新需要工作传承。要知道很多人的论文发表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对于刚想到要发表SCI论文的人来说,确保严谨的试验设计才是王道!严谨的试验设计下,得出了一些前人没有报道过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就具有发表的意义。设计试验时多读文献研究别人的试验方法,找出其优、缺点,多与同行进行交流(细节适当保密),集思广益。交流中努力让同行或同事给你指其中的纰漏,让自己的想法更完善。

    3、深度剖析试验结果。在试验中不可能所有的结果都符合预期,试验科学就是如此。遇到阴性结果不要觉得试验就失败了,有时候阴性结果也一样能说明问题,关键是要善于分析,要“自圆其说”!

    很多高分杂志上也刊发了一些有意义的阴性结果,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在整理结果时一定要图文并茂,同时避免表格或图片内的信息在正文中重复出现。图片的清晰度一定要高。如果图片拍的不好,建议再做重复。一张清晰的图片体现出一个人的科研素质。

    4、讨论深度。在给客户润色或翻译论文时,大家普遍暴露出的问题是讨论深度不够。绝大多数作者在分析数据时多限定在自己的结果范围内,不能深入现象看到本质。很多人只是对一些数据的趋势(如表达量高低)进行字面的陈述,而没有挖掘其内在的深层意义。

    讨论是一篇论文主旨的升华,讨论写不好,论文的意义就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撰写讨论时要善于将本研究与既往研究进行比较,以阐明本研究可以为同行研究提供哪些指导意义。

    5、一鼓作气。论文写作一定要一鼓作气,这样可确保行文思路的完整性。撰写论文时,建议“闭关”一段时间,写出初稿后,不断修正、润色。或者找同行或同事看看其中写作的不足。

    6、找专业人士翻译或润色。如果实在写不出来英文论文,那就写好中文,再找专业翻译或润色人士。资深从业者要具备相当的论文发表经验,还要有雄厚的翻译经验及学术背景。

    其对论文的审视不是逐字逐句的死板翻译,而是对论文进行深度剖析,并对论文的结构及写作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转自YuJinBio医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2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查找和获取外文医学文献的方法

    下一篇:SCI论文投稿后,该怎样进行投稿回复?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