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阅读: 2024/9/14 17:57:29

    当今,就基础教育而言,各级各类的中小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落实,以及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绝大部分时间,基本上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完成的。

    课堂是传授学科知识的主阵地,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教”得恰当、“学”得真实、“评”得适切。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是基础和前提,构建高效课堂是目标和方向,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探讨和研究。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教学评”一体化。教要用心,学要用脑,评要有效。学为中心,以教助学,以评育人。老师们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开展好相对应课题研究工作。把问题当作课题,开展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认识课堂、研究课堂,了解课堂的基本程序,知道课堂的作用和价值,明确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掌握课堂教学的思路和措施,弄清课堂教学的本质和任务,达到驾驭课堂教学之目的。

    一、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的规范和要求

    课堂基本规范和要求十五条:

    1.提前到班,了解情况,做好准备。

    2.注重仪表,言谈举止,端庄大方。

    3.课堂仪式,应有尽有,不能省略。

    4.精神饱满,士气高昂,状态良好。

    5.重点难点,要有强调,引起重视。

    6.课堂提问,创设时机,及时表扬。

    7.走下讲台,深入学生,掌握学情。

    8.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合理评价。

    9.教学有法,启发诱导,自主合作。

    10.课堂中间,课下两边,分类推进。

    1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攻。

    12.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量力而行。

    13.课堂精讲,归纳总结,加强指导。

    14.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落实素养。

    15.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校本教研的十项要求:

    1.充分准备,查找资料,认真备课。

    2.积极教研,集体智慧,群策群力。

    3.学习课标,熟悉教材,书写教案。

    4.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

    5.教得恰当,学得真实,评得适切。

    6.教要用心,学要用脑,评要有效。

    7.学为中心,以教助学,以评育人。

    8.观课听课,学习经验,取长补短。

    9.知识为基,能力为主,素养为本。

    10.教学相长,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二、课堂教学的环节和应遵循的准则

    备课要做到八备: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和学法、备重点和难点、备练习和作业布置、备板书设计、备课堂小结。

    集体备课的“三备”、“四定”、“五明确”

    三备: 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

    四定: 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

    五明确:

    明确基本知识点,

    明确知识重难点,

    明确知识迁移结合点,

    明确基本能力训练点,

    明确思想教育结合点。

    课堂教学环节(9个环节):

    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答疑、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布置作业。

    课堂教学应遵循的五项准则:

    脑中有标,

    心中有本,

    眼中有人,

    手中有法,

    脚下有路。

    三、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云,标准各不相同、不太一致,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并将其概括为“五实”:

    1.有意义,即扎实,

    2.有效率,即充实,

    3.有生成,即丰实,

    4.常态性,即平实,

    5.待改善,即真实。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概括总结出一堂好课的“三有”和“三声”,即是: 有趣、有得、有助;课堂有笑声、课后有掌声,长远有回声。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概括总结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教的流畅,轻松自如,

    学的愉快,幸福快乐,

    评的恰当,正确合理,

    考的满意,达成目标。

    本人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学习和研究,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概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创设情景,新课引入新疑、合理。

    2.目标清晰,操作性强,做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3.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环环相扣。

    4.讲授自然流畅,表达严谨,知识点准确无误。

    5.学生的学习轻松愉快,知识掌握牢固,并能灵活运用。

    6.设置问题,探究研讨,能够顺利解决。

    7.知识重点突破,难点得到化解。

    8.课堂练习当堂完成,知识、能力、素养三者兼顾。

    9.评价及时合理,准确到位。

    10.学习目标,有效达到;学生思维,激励诱导;

    知识能力,同步进展;核心素养,得到体现。

    四、对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认识

    教师教的方面:应以启发式为主,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指导者、启发者、引路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不能独霸课堂,不能一站到底、一讲到底。课堂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要有留白,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的方面:课堂是学习学科知识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战场。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老师引导和启发,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由交流展示让学生去表现、去参与、去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有效果,才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关于评价方面: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应该想法设方,做好课堂教学的评价工作。课堂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等形式,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都必须先设置好合适的问题,以真实情境为背景,以问题为引领,将“解题”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采取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上自学,利用课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去充分的表现、展示之后,然后老师、同学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之目的。

    五、要立足课堂 并站好讲台

    作为教师,要立足课堂,先站稳讲台,再站好讲台。让自己的课堂先从“低效”到“有效”,再逐步走向“高效”,从而构建高效课堂,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基本规范十五条,及校本教研的十项要求。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比较具体,容易操作,实操性比较强。老师们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容易去借鉴,也便于做到。

    如果能按此十五条规范和十项要求去执行的话,相信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有所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有所提高,也将会使课堂教学变成更加有效。如果避免了课堂的“低效”和“无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将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保障和支撑,那么,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教学工作也将指日可待。

    构建高效课堂,永远在路上。老师们一定要有心、留心、用心去思考和探讨研究这个问题,并把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再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去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以此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进而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和效益,那么,课堂教学效率也一定会有所提高。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2024秋季新学期课堂基本规范十条

    下一篇:叶圣陶的七大语文教学观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