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新学期教师赛课如何创新及团队观议课质量如何考评

    阅读: 2024/9/30 18:13:27

    一、教师赛课的迭代与创新

    在我的实验校——郑州陈中实验学校,围绕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双提升″开展了教师双比武活动,并且活动形式不断迭代创新。

    2021年度:推出分层双比武

    分教师组、中层领导组、兼职教研员组。

    启用了分学科评价表(从公共素养+学科特点+课改要求进行评价)

    以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为参赛课型。

    分教学标兵、教学能手、榜样教师进行表彰。

    旨在实现学校研发的习育课堂模式常态化,全天侯实施。

    2022年度:推出分项及全能双比武

    单项比赛有:

    1、单元、课时限时双备课;

    2、大单元说课、说题比赛;

    3、单元课时作业设计比赛;

    4、教研组观议课团队比赛;

    5、课件、微课程创新比赛

    分单项奖及全能奖。

    旨在促进第三版新课程、新课标、新课堂、新评价理念的消化、学习、落地。

    2023年度:推出大单元重点课型设计与实施双比武

    1、单元导读课专项比赛;

    2、单元整理课专项比赛;

    3、单元拓展课专项比赛;

    4、融通探究课专项比赛;

    5、跨学科实践活动探索课比赛。

    启用大单元教学观议课表及大单元教学公开课评价标准(试行)。

    评选大单元教学先锋、大单标教学标兵。

    旨在借助课型研发、推广,让大单元教学能有抓手,便于整体推进。

    2024年度,推出大单元学习核心环节突破切片双比武

    1、单元大情境创设及情境链创设;

    2、教研组派代表进行限时学科单元大概念提炼及理论依据分析;

    3、单元主干问题及问题化系统构建;

    4、学养目标及达成指标设计及分享;

    5、我最得意的学科实践活动案例分享;

    6、嵌入式评价、量规设计及使用。

    比武形式有切片教研、环节说课、赛课等

    分教师个人奖及教研组、备课组团体奖。

    旨在核心环节逐一突破,带动整体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整体提升。

    上述四个活动皆有详细方案,感兴趣的可索取相关资料。

    二、如何对团队观议课质量进行考评?

    学校内部学科年级优秀教研组评选,我们拟定如下指标:

    1.集体备课质量;

    2.观议课质量;

    3.在市县优质课、一师一优课中获奖人数、级别;

    4承担的小课题数量与级别;

    5大单元背景下单元、课时两案撰写质量;

    6.作业设计尤其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原始题设计与解说比赛名次;

    7.学期教研组共读一本书分享尤其是学以致用效果;

    8.学科年级在区质量调研中位次及班级分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8.团建活动水平与层级;

    9.新课堂常规整体执行情况;

    10.学科课堂样态研发实践及学科实践活动及跨学科实践活动探索;

    11.学科年级组题库、备课资源库建设;

    12.学科年级教研计划、总结、试卷分析、课题资料等档案建设与使用

    13.其它能证明成果的加分项。

    这13项采取动态抽查,依据一定权重、分值进行考评,在此基础上评定优秀年级学科教研组。

    如何对团队观议课质量进行考评?

    一、前期准备与常态观议课有效实施

    1、研发了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观议课手册

    观课记录设计分别借鉴了三大理念:陈大伟教授的观议课主张,上海陈静静博士的焦点学生的学情观察,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与诊断。同时又关注了观课过程中动态生成及灵感、感悟记录。

    观课记录使用概述:

    1)预设的观课目标、观察角度选择

    观课目标:观教材处理、教学流程(学程设计)、合作学习策略运用、课堂模式、主干问题设计与问题化系统构建与实施、目标达成等,可重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模块,重点观察记录。

    观察角度:指的是重点观察教师,还是观察学生,学生又可分为观察组长、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

    2)记录的四大维度

    (1)教学目标及教学流程设计

    看教师目标陈述,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还是学养目标。

    归纳概括出该教师设计的教学流程或实施课堂模式的基本环节丶步骤。

    (2)典型环节、细节、事例

    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有研讨价值的典型环节、细节、事例进行重点记录、录音(像)、拍照。

    (3)学情观察、课堂文化观察、目标达成度检测

    学情观察:是对焦点学生学习历程观察与关键事件记录,可从时间、微姿态、表情推断学习进程。

    课堂文化观察:指的是对民主、平等、安全、容错、责任等课堂倡导新文化是否落地评估。

    目标达成度检测:可依据学生学习单填写或出题对本组学生目标达成度检测。

    (4)关键环节点评及现场观课灵感

    引起触动有感觉环节及时点评;对观课时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灵感及时记录下来。

    3)课件制作及呈现、学科基本功

    对授课教师课件制作水平、电子白板恰当使用、教师学科基本功给予评价。

    4)观课心得、对本节课的评价

    观课心得:填写观完本节后对自己启发、收获。

    对本节课的评价:对本节课优缺点作出恰当评价。

    3、拟定了议课基本流程及规则

    议课、议学、议文化及直接反馈学情的三议一反馈的议课

    1)当前议课环节存在问题:一是讲优点的多,讲缺点的少;浅层次谈的多,深层次谈的少,不利于执教教师课后反思;二是重复别人观点的多,讲出新意少,浪费时间,效率底下;三是从开始到结束,当“哑巴”多,发言的少。

    2)推荐3+1”议课方式:即举一个优点同时要说出三个缺点、不足、建议、或自己的三个困惑;要求与会教师人人必须发言,且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若超过十人,可抽鉴发言。

    议课流程

    设立议课主持人,主持议课。

    ①到会议室,观课教师先整理观课记录,撰写议课发言提纲(第一次反思);从原来的即兴发言,到现在有准备的发言。

    ②学情观察员汇报学情观察、课堂文化观察及学标达成反馈。汇报学情时只讲述事件、事实,阐明自己的发现,如没有机会展示的小组精彩观点,当然也可反思自己课堂是否存在类似现象。

    ③自我反思——执教教师谈体会。围绕设计理念、成功地方、遗憾地方及如果再让改进策略谈。

    ④学伴互助——听课教师3+1议课;学生代表议课。

    ⑤专家引领——归纳、提升。概括达成共识,罗列争议观点;对现象进行理论解释、解读;指明下段研究方向、重点、策略等。

    ⑥二次反思,二次上课。

    附录1)向学生反馈及学法培训。

    学情观察员把学情汇总后,派代表及时到班里对学生表现进行反馈,并对合作学习策略、学习工具使用、学习流程等某一薄弱环节进行专题指导!

    2)教师后续学习资源链接。可向教师推荐课后深度学习的书目、资料。

    4、观议课要关注八个新维度

    用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来评价学养目标制定,关注目标达成指标是否可测、具体、量化;

    关注情境链的创设;关注问题化系统及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脚手架),关注借助大概念来落实学科素养;关注是否从公共的自主、合作、探究走向学科特色学科实践活动;关注检测题设计是否与学业质量标准、达标指标匹配;关注从课后小结到课堂整理再到旨在体验感悟积淀素养的学后反思环节落实;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关注教学评一体化落实。

    二、团队观议课考核实施

    1、制定团队观议课考核表

    我们在借鉴陈大伟教授观议课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验校实际,拟定了教研组观议课考核表。

    本考核表设计了五个核心考核维度:授课教师的状态(15分);观议课的氛围及成员的状态(20分);议课的内容(25分);议课的效果(25分);主持人的调控和效果(15分);又增设了特色加分项(5分)。

    2、协商拟定每个项目考核细则

    授课教师的状态:

    1.授课教师带着要研究的问题上原生态的课。

    2.授课教师课堂常规落实到位。

    3.授课教师能简要说清楚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自认为成功和遗憾地方,尤其是提出自己困感问题。

    观议课的氛围及成员的状态:

    1.成员深入小组进行学情观察。

    2.议课时,彼此尊重,民主平等。

    3.议课时,人人都有准备高质量有理有据的发言,忌无准备的即兴发言。

    4.观议课记录填写规范完整。

    议课的内容

    1.以学论教,以师阶段论教,有学情观察说明。

    2.有对观察小组学习效果达成的说明。

    3.重在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重在研讨可能性;重在完善、优化教师方案。

    4.有提问质疑,有互动答疑。

    议课的效

    1.授课教师在理论实践方面有收获。

    2.备课组长的点拨、升华,让全体组员受益。

    3.产生了环节或整体改进、优化的方案。

    主持人的调控和效果

    1.依照议课程序,有序推进。

    2.善于调控议课的氛围,能串联引起有价值的讨论。3.实时进行总结提炼。

    3、组织组长、评委参与的观议课考核目的、作用、流程的说明会

    1)目的定位:各教研组之间分享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2)向组长详细说明考评表细则,对不理解地方进行答疑。

    3)进行一次模拟考评,修改、完善评分细节及把握尺度。

    4)借次机会对学科备课组长进行如下引领:

    议课时要放下姿态,尊重上课与听课教师,不要以专家自居,要平等协商、对话交流形式说出自己思考。

    ①点评时要有理有据表达自己观点,采取观点是什么,课堂观察到证据是什么?

    ②议课发言时切忌不是用自己的标准评价,而是成全和成就授课教师有价值的想法。

    ③点评时要对本次议课答成共识进行提炼总结,对争呜问题进行归纳梳理。

    ④谈论问题对策时,要告知教师这仅仅是一种思路或许还有更好思路,要告知教师自己思考是否经过实践验证等。

    ⑤一定要定位到自己发言尽量能为教师打开一个新视野,教师听后有触动、有收获,并产生新的想法。私下愿与你单独交流或深度沟通。

    5、沟通制定现场观议课考评时间表。

    三、实施后,要引导年级学科教研组深度反思,制定整改、优化方案。

    1、组织备课组长开展观议课考评交流会。要求说出别的教研组一个优点,指出一个缺点、不足或需要改进地方,在此基础上整理下发优缺点反馈表。

    2、要求备课组长即时招开专题教研会议,分享其它组好的经验和做法,与组员一道制定优化、完善的方案。

    3、对学科优秀观议课小组进行表彰。

    转自变压器王红顺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4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那些你不可不知的出版小知识!

    下一篇:教学诊疗:教师的课堂秩序混乱这个问题咋解决?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