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SCI编辑来信带来的四种结果

    阅读: 2024/10/9 10:38:23

    投递一份SCI稿件之后,我们焦急等待的便是为了一份结果,而这个结果不管好坏,期刊编辑都会以来信的方式告知。对作者而言,编辑来信便意味着稿件被收录或者不被收录;而对于编辑而言,信件的内容却表示了能否被收录的多种结果。

    常见的SCI编辑来信的有四种结果:拒稿、修改后再投、大修小修及接受。

    第一种结果:拒稿。SCI期刊拒稿率有高有低,5分以上的杂志拒稿率可高达80%,普通杂志拒稿率高于30%。收到此类回复信,说明论文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比较大的,作者首先应根据评审意见一一修改文稿,而后再仔细衡量论文质量考虑转投影响因子更低的杂志。如果审稿人提出的修改建议非常具体明确,而你有能力非常精准地回答或解决好这些问题,你可以继续投稿高影响因子期刊,当然,时间因素也要考虑进去。

    第二种结果:修改后再投。这种情况往往表明论文质量不达标,甚至有某些缺陷,通常需要补试验或完善资料,或者对于论文研究课题及结论审稿人们之间意见相左,褒贬各半,编辑无法下定论,最终退回作者修改。这时,作者要做的是仔细阅读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至少补充审稿人要求的其中一个或全部试验,然后有理有据地回复审稿人。修改后再投的论文会被当作新投稿件重新编号,送给原审稿人重新评审。只要文章认真回应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此改进文章,论文大都是会被成功接收的。

    第三种结果:大修小修。与第二种情况不同之处在于,修改后的文章只在原编号后加R1,不会再行编号。 期刊给出大修建议,修改的幅度还是很大的,说明文章中有不少的问题要解决,修改后的文章很送原审稿人评审,而一般被接收的机会很大。给出“小修”建议,说明文章的宏观原则性已没有问题,在一些细枝末节需要作者确认修改即可,这与某些杂志的“有条件接受”建议相类似。

    第四种结果:接受。“直接接受”第一次投稿的论文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杂志期刊不会第一次就直接接收。作者遇到的另一情况为“有条件接受”,说明作者只需要做某方面的小范围修改或补充即被接受。 大多数论文是经过第一次修后接收,但不排除有第二次修改。如果修改两次还不能达到审稿人要求的话,往往难逃被编辑拒稿的命运。

    转自学术万事屋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基金申请书缺一不可

    下一篇:缺乏创新性的SCI如何修改?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