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0/9 13:38:22
一、按照时间顺序撰写
优先推荐。先以大时间阶段,作为逻辑框架,再在每个时间阶段内做具体的资料编年。
二、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撰写
叙述逻辑。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和意义等做资料编年。
三、按照属性分类撰写
依据研究对象属性。基本研究对象都需要研究研究其社会、文化、工商、经济之类的属性等等,因此可直接分类。
四、按照角度和层面撰写
抓几对主要矛盾。如:敌方、我方;正方、反方;积极、消极;主观、客观等等。
其余,待我继续学习补充。
第二层,写出每个清楚完整的句子
在大致逻辑框架下,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说清楚一件事情,再排次。
因为资料太多,太细,具体写出来之前,我没有办法做完整的逻辑排序。只能先写出来清楚完成的句子和段落,并保证每个句子和段落能说明白一个点后,再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组合,直到能够论证清楚这个问题。
第三层,再次梳理内在逻辑
这层需要非常强的资料驾驭能力。首先掌握大量正确资料,再将其基本把握清楚后,最后才能够认识到一些隐秘的内在逻辑。
硕士阶段,如果积累不够,比如我自己几乎难以在这一年时间做到。
我能做的是,在已经掌握的资料上,完成以上两层后。对我的资料成果进行解读,会发现较深,较紧密,较新的逻辑。(我的论文还没有做完,就不举具体例子了)。
不过,就我阅读情况来看,能梳理出内在逻辑的,基本是由于观察角度的增加,或者切入更加细分完整。
转自百川本硕论文指导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硕士论文如何有效选题?